移民澳洲过来人遇到的困惑分析

2015-10-03 08:05:01 澳洲移民生活
   华人在澳大利亚移民生活的困惑。我所说的澳洲华人新移民,是指近1-20年来通过留学或工作移民澳洲的华人移民,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了解了一些他们的困惑。

  困惑之一:子女的中华文化传统问题

  中华文化传统博大精深,而中国的语言应该是其中的基本要素。 我碰到几个华人新移民的子女,他们6-7岁时随父母移民澳洲,现在到了20多岁,只能说蹩脚的中文,而阅读能力呢,有的大字不识一个,有的刚好认识一个, 那就是自己的名字,写字就更不会了。但他们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却是一流的。我问他们,为什么中文这么差,他们说,小时候父母怕他们学不好英文,没有让他们上中文补习班。

  但也有例外的,我的一个中国同事,也是20年前移民澳洲的,当时她大女儿6岁,小女儿还没有出生。她告诉我,她的两个女儿中文说得很好,还能读中文小说。 特别是大女儿,连古文都能读懂。我很惊讶,愿闻其详。她告诉我,她家里的官方语言是中文,禁止说英语。她自己每次回国探亲时,就买很多正版的古典名着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孩子们放假时就让她们在家里看,她们对故事情节很感兴趣, 不仅能从中学到一些中华传统的礼仪,而且可以一边练中文听力,一边看着字幕学认字,不认识的字就抄下来问父母。大女儿看了电视以后,还不满足,于是,她母亲就给她买了红楼梦原着给她看,这样,大女儿中文听说读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样还不够,她让两个女儿利用周末时间,上了两年的中文补习班,渐渐地, 她们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对比国内的孩子,一到周末,就去上英文补习班去了。但澳洲华人愿意花钱让自己孩子补习中文的比较少。

  所以澳洲华人新移民子女的中华文化底蕴需要他们的父母来悉心培养,有心人就会有收获。,不然,就渐渐丢失了中华文化的根。

  困惑之二:父母能适应澳洲的生活吗?

  很多博友看了我拍的澳洲风景照片,都认为这里四季温差不大,自然环境和谐,是养老的好地方。

  谁知,澳洲华人新移民同事却告诉我,他们的父母来过以后,待不了1个月,就天天看日历,计算回国的日期,三个月探亲签证一到期就回国,回国以后,很少愿意再过来了。

  为什么,主要是语言不通。一大把年纪了,再攻英语也不可能了。有个同事刚生了孩子,接国内的父母过来帮忙。老妈每天带孩子倒还充实,老爸整天象没头苍蝇一般在附近的街道海滩转悠,一个月下来,对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成了活地图。这还算好的。听说有个中国老头硬是转迷路了,又不会英文,看不懂街道指示牌,好歹碰到一个会讲中文的华人帮助他,问他住哪,答,就住附近,问他家里门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均不知道,那好心人只好把他送到警察局,等他家人自己去找。

  再就是生活不习惯,在国内老朋友多啊,在国外没几个朋友,碰得着的几个境遇相似的华人老人也都主动结交了,认识了自己的子女几年都没打过交道的几个邻居, 但还是寂寞啊。 白天子女一上班,两个老人在家百无聊赖。看电视吧,都是英文,一份华人报纸一天看几遍。有个香港同事接自己母亲过来带孩子,硬是装了卫星电视,把凤凰卫视请回家,才算是把老人留住。

  澳洲环境再好,老人在国内呆了大半辈子,还是不习惯,不去澳洲吧,心疼子女,工作那么忙还要带孩子,baby care (托儿所)价格又贵,去澳洲吧,自己又不习惯,语言不通,连菜都没办法买,万一有个三病两痛的,医疗费用又昂贵,只有买医疗保险了……有个同事生的第二个孩子就放到国内让70多岁的老父母带了,平时可想孩子了。还有个同事,刚怀了双胞胎,正发愁呢?把哪个孩子送回国呢?

  困惑之三:自己在澳洲的发展尽如人意吗?

  我身边的澳洲华人新移民,大都是20多岁才来澳洲,攻读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后获得PR(permanent resident ,永久居民)身份的,他们的口语水平,和我这个国内刚过来的人差不多,一听就带中国口音,不象第二代移民那么流利,那么字正腔圆,比起老外,那更是差远了。他们和我一样,做做研究,写写论文还行,要上讲台讲课就不行了。不是他们讲不了,而是竞争不过老外。澳洲的助教,讲师岗位少,我们系的40多岁的老外还在等待着被提拔为讲师,教授更是凤毛麟角。老中想当助教啊,除非这个岗位没有洋人愿意做才有可能。不过,我是在医学院,听说,社会科学专业的中国人做 Academic staff (学术职员,指教师)的多,为什么, 社会科学专业的洋人都做生意挣大钱去了,没人愿意教书。

  所以,我的中国同事们,40多岁了,在国内的医学院应该是研究生导师,教授级别了,在这里还只是Research associate (相关研究人员),虽然也在国际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了不少文章,但通讯作者永远是洋人老板,自己永远是老板的马前卒。有个同事和她的 supervisor(导师,俗称老板)一起下楼时,连我给她用中文打招呼也不敢答应一声。后来,她说他们系的一个博士(导师是另外一个老板)平时老说中文,结果答辩时作为评委的自己的老板就说了,这个人总说中文,可见英文水平不佳,那么他的论文是不是别人捉刀代笔的就值得怀疑了……结果这个中国博士差点没毕业。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还好我们系没有中国人,而且我的老板也喜欢中国文化,不然,可不把我别扭死了。

  医学院做研究的同事还算幸运的。在澳洲有很多国内有才华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为五斗米折腰了。我在澳洲旅游,随便碰到一个导游,一问, 竟然是数学硕士。物理专业的高才生可能做了医学院的技术员,而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才生可能做了会计。他们都是参加了TAFF(澳洲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期 2年的培训后改变专业的。

  其实中国人移民澳大利亚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因而选择移民澳大利亚一定要谨慎。

分享

热门关注

移民新加坡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新加坡移民感受

新西兰移民的真实生活怎么样

移民新西兰优势

瑞士移民真实生活介绍2021

瑞士移民生活

普通人移民加拿大的真实生活

加拿大移民真实生活

葡萄牙移民衣食住行真实生活体验

葡萄牙移民生活

移民澳洲优势

澳洲移民

澳洲移民生活体验 怎样准备澳洲移民

澳洲移民福利

移民澳洲怎样快速的适应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移民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澳洲移民

移民澳洲后现状如何 澳洲移民有哪些方式

澳洲移民现状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