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黑人,母亲是白人。奥巴马两岁时父母离异,后来母亲再婚再离异,10岁开始,奥巴马就由外祖父母抚养。可以说奥巴马成长于一个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家庭。可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法学院的教育经历却让来他步入精英行列,很早就崭露出政治才华,并在47岁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而第一夫人米歇尔有着和奥巴马相似的教育经历。来自芝加哥黑人工薪阶层家庭的米歇尔幼年学习优秀,尽管家境普通,可是她的父母对她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
米歇尔在普林斯顿本科毕业后,接着上了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她回到家乡芝加哥,成为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并与奥巴马成为同事而结缘。在成为第一夫人之前她在芝加哥大学医疗中心担任高层要职。
可以说出身平民的奥巴马夫妇比谁都清楚名校教育在他们人生中的非凡意义。所以 “不要有名校情结”这句话出自奥巴马之口,只能理解为是对处于申请大学焦虑中的女儿的一种安慰之词吧。
其实,何止奥巴马一家,在美国整个上流社会都有着挥之不去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结”。
在美国精英阶层有一个传统的共识,即留给子女的最好遗产不是金钱,而是精英教育。《华尔街日报》曾指出,上流社会子弟“削尖脑袋”也要挤进常春藤名校,为的是延续经济和文化上的上流地位。政治世家门第的出现和延续,正是这一教育投资的重要回报。
在美国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对常春藤为代表的名校并不抱着孜孜以求的态度,很多家长和学生早早把目标大学定位在家门口的公立州大,没有“好高骛远“之心。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在东西两岸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上流社会精英阶层对子女教育极其重视,那些著名的学费堪比哈佛的私立中小学校从学前班就开始挤满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而这些学校就是孩子未来进入顶尖名校的保证。
不过,一旦进入精英的圈子大概就很难脱离轨道了,前总统克林顿的独生女上了斯坦福,之后又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而奥巴马的大女儿所参观的大学除了顶尖名校就是有贵族学校之称的文理学院。
所以说,好多美国投资移民应该也明白,奥巴马那句“不要有名校情结”的话是不能当真的,相信美国“第一女儿”玛利亚明年最后选择的大学一定是有“名校”和“精英”标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