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人是什么意思?香蕉人就是指黄皮白心,长着华人的脸孔,内心却彻底西化的人,香蕉人一般不会看、写、说中文,也不怎么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甚至连中餐都没吃过几回。一句话讲,香蕉人就是指长着华人脸孔的洋人。下面,请随出国移民网来看看一位香蕉人是怎么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吧。
他们称我为“香蕉人”,但是我自认为是个“柠檬人”
如果你是所谓的“BBC”(British-born Chinese,英国出生的华人),”ABC”(”American-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华人),或者”CBC”(”Canadian-born Chinese”,加拿大出生的华人),你一定对“香蕉人”这个词并不陌生。“香蕉人”是指国外出生的华人,无论他们是英国人(BBC),美国人(ABC),还是加拿大人(CBC),都统称为“香蕉人”;他们拥有黄种人的外表,白种人的思维方式。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蕉人”,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我自诩为北京人——直到8岁才离开祖国去了加拿大,14岁才到英国。也许正是在中国的那8年时光让我保留了我黄种人的本质。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比二年级时站在天安门广场一整天——向毛主席表忠心来获得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象征,红领巾——更能触及你作为中国人的一面。
保守与自信
据我观察,东西方最大的差异在于所推崇的性格品质不同。当然,这一点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并且时代也不同了;然而,我认为这个差异仍然表现在我们交往、学习与恋爱方式的不同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认识到:中国人更加保守,而西方人更加自信。
社交圈小
表达爱意时我们中国人态度内敛,同样,日常社交中,无论是吃夜宵还是唱卡拉OK,我们也更青睐熟悉亲密的社交圈。中国人所珍视的友谊归结为三点,就是亲密,奉献,持久。最近我祖母的葬礼上,大部分出席者自高中起就是我父亲的朋友,甚至有些从小学就是他的朋友,而我父亲十几年前就离开了祖国,仅仅依靠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中国人珍视这种集体感和归属感——而对西方社会重视的自由和自信,比如派对或俱乐部里与陌生人跳舞,似乎觉得可以算一种罪过了。在西方社会,寒暄闲聊是一项必备技能:在我工作过的英国投行,建立关系网是固定项目。而中国人建立关系时,则更重视对前辈领导的礼节和尊重。
教育中的谦逊
这种内敛可能源于中国文化所推崇的谦逊,主要表现在友谊、爱情和学习中。中国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往往勤奋钻研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将其牢记于心并逐字逐句地复述。相反,西方鼓励学生提问、创新、挑战权威。中国学生的内敛与中国人好面子(“尊严”的常用说法)有关,因为不说出可能错误的答案,就不会有丢脸的风险。相反,西方教育中,大家则更熟悉“无关对错”这一措辞。
学会讨论
曾经,我也对参加西方会议时无果而终感到恼火——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性在作祟。我对于到底谈论了什么感到困惑。我经常想,遵循以前的成功经验岂不是更有效率?我的“面子”使我只有在确信我想法精准或可操作时才讲出来供人参考。中国人不太讨论进程和问题,只说成果——甚至连成果都不常提,因为中国文化推崇谦逊。讽刺的是,我直到成为我们医学院的领导团主席,才见识了讨论的力量,意识到举办班级辩论、人人参与辩论的重要性。讲话本身就是表达并分享思考的过程,无关乎对错;讲话可以突破常规,迸发新理念,创造新前景。
汲取中西精华
识别中西方差异并不是要批判什么,而是通过游走在文化之间,理解欣赏这些差异。幼年在中国接受教育时大量背诵散文诗歌、抄写汉字,培养了我学医的必要品质,使我做事时更自律、尽力。另一方面,在加拿大负责个人项目,参与诸如媒体研究之类的创新型课题,参加课外活动(比如在英国学校成为主席团的一员),培养了我学习我的第二专业商业与管理所必备的创造能力。对我而言,成长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习并汲取中西方的精华。
因此,我选择做一个“柠檬人”而不是一个“香蕉人”。我内外都是黄种人,这是我天生拥有的——但我愿意睁大双眼,张开双臂,拥抱我周边我有幸拥有的所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