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总编辑,这个职位或许让人充满想象。倪青青如何从一个随母亲移民的不会讲英文的小孩,到美国大报的记者,再到汕大新闻的老师,现在又成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总编辑的呢?看看她给出国移民网讲述了她怎样的成长故事吧!
随母亲去美国的小移民,哥大新闻系的中国面孔,《洛杉矶时报》驻华记者,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纽约时报中文网总编……一路走来,倪青青身上的头衔一直在变化。不过在她自己看来,她的人生选择其实是一个很清晰的故事,一个从失去声音再到找回声音的故事。
C =出国移民网
N =倪青青(纽约时报中文网总编辑)
1. 移民美国:
从不会讲英文到发出自己的声音
C:你1979年随母亲移民美国,从一个一句英文都不会讲的小孩到一个英文讲得很烂的小移民,再到一个美国大报的国际记者,这中间的文化差距和语言鸿沟是不是很大的问题?你是如何跨越的?
N:我当时去美国的环境,和你们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美国的中国大陆移民非常少,在我的前面没有什么榜样。现在的年轻人,至少学过英语;但我那时候出去,什么也不懂,跨度非常大。你们现在天天接触英语,电视、网络、电影…你们可能没有去过美国,但对美国非常了解,你们在中国就可以做世界公民。
我在那时候仿佛是从黑白的世界进入了彩色的世界,一切都是懵了一样的,能站得稳就不错了,更别指望跳到哪儿去,谈什么梦想与理想。
C:在你成长和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我觉得你在欧柏林大学期间因为一次反种族歧视游行,之后进入的一段短暂的“呐喊阶段”,这算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这是不是为你日后在哥大发掘出对新闻的兴趣奠定了基础?
N:那件事改变了我对我自己的认识,也改变了我对语言困难的认识。在这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英语说得不够好,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而这一次经历,让我看到了两个英语讲得比我还差的女生,勇敢地站出来,在上千人面前“痛说革命家史”,感动了所有的人。那个时刻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无穷的力量,其实我也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以前我没有看到任何榜样,那个时刻我看到了,我意识到,语言讲得好不好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是你想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C:除了这一次关键的转折点之外,我看到相关专访中你谈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国际关系硕士时,因为发现“新闻”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借了三万多美元的贷款加读新闻系,最终拿到了国际关系与新闻学的双学位。这可能是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N:对。
C:为什么你一开始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后来又对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之后又决定从事新闻行业呢?
N:我没有选择国际关系专业,是我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它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它。虽然我读了这个专业,但是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这也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在美国你可以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对于新闻,我只上了一堂课,我就爱上了。
C:是怎么上到了那堂让你对新闻爱上了的课呢?
N:我当时选修了最基础的采写课,也是他们最难的课,课堂就是纽约这座城市。你需要出去找选题,回来写东西,老师再教你。在此之前我没有受过正统的新闻教育,我本科学的也不是新闻。
在前面的呐喊阶段,我知道能发出声音很重要,然后很快地我就发觉能正确地发出声音更重要,出国留学网 https://m.liuxue86.com而不仅是随便嚷嚷。在大学期间,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做自己的报纸,就胡乱地写,谁也不许修改,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英语,我愿意写错别字我就写。我觉得自己很有力量。我是移民,这就是我的语言。当然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就当时而言,我觉得我不会讲英文,不是因为我笨,而是因为我的经历造成我不会讲。所以当时我很自豪,可以用自己的烂英语写文章,因为我有自己的报纸,我有权力,我可以爱登什么登什么。
但我还算有理智,很快就知道这样不行,因为这样下去,你永远是边缘的。你天天写错别字,你就是边缘化的。其实我一直想写得更好,但我一直也没有机会去学习,一进(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我发现有老师会教我怎么去写,后来我就特别想去新闻学院学习。
C:当时班上会有其他中国人,或者其他亚裔的学生么?
N:亚裔的有,但是中国人没有。当时我可能也是哥大新闻学院的第一个有中国大陆背景的学生。
现在当然有了,他们很不容易。因为读这个就是特别难。
2.早期媒体工作:
从普利策到驻外记者
C:刚刚你也说到,你的自我认识的改变和身份的转变,可能比得奖更加重要。但是关于获得普利策奖的问题,可能是任何对于你的采访中都避不开的问题。你觉得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评委肯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能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对那篇报道做一个评价?
N:在《新闻日报》(Newsday)获得普利策团队奖的最大意义就是团队精神。我永远不会说这是我的奖,我也不喜欢别人说我得奖怎么怎么样。这跟我个人没有直接联系。
这是一次成功的团队合作,我学到了很多,我也很感谢这个机会。一个好的团队,能拧成一个人,有这么高的效率。这就是一张好的报纸应该做的事情。
C:你在《新闻日报》工作四年后,接到了《洛杉矶时报》的橄榄枝。你也说过,在美国,做一份大报的驻外记者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最艰难的地方在哪?
N:我那个年代,在美国主流媒体做驻外记者是最高的身份象征,一方面是机会太少,一方面要够资深。而且少数族裔本来就少,少数民族做记者就更少,更不要说做到管理层和驻外,是难上加难。
C:那你能不能讲一讲,你被青睐,任命你为驻外记者的原因有哪些?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N:这是我的梦想,而且我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我的梦想。这也是对所有人的一个建议:光靠努力并不够,你还要让所有人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能力是什么,当机会来的时候才会有人想到你。
C:可能因为我们之前没有对于成为驻外记者有多么难得的认识,所以可能看到你的经历,觉得留在美国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N:我最开始就说过,我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事业,发展轨迹就是我从一个中国人到美国人,再到一个国际人。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美国人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来中国做驻外记者是“出国”。但对我个人来说是回国,因为我具有双重身份。
因为在美国,只有大报里面才有驻外记者,只有几个大报有驻外记者,只有几个非常有名的大报才有得起驻外记者。所以你可以想像这个机会多么难得。
C:你离开中国的时候是1979年,新千年再来,你觉得中国的变化大么?
N:我离开中国时,是从黑白的世界到有颜色的世界,等到我再回来,我完全不认识新的中国了,它已经超过了美国的色彩。我觉得我这次回来,完全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一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我必须要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来写给美国读者;而且在那时,我已经是一个外国人了。但是我又有一种别人没有的角度,就是我曾经从中国出来,我对中国的感情使得我的报道相对复杂化一些。但我觉得,对我来讲,我对中国有完全的新鲜感。很多老年人都不认识现在的中国,中国人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中国,更何况一个离开中国这么多年,从小在外面长大的人呢。
C:再回想起做驻外记者期间,你最难忘的报道是哪一篇?
N:这个太多了,很难选择。不过有一件我非常骄傲的事情,我去采访贵州的一个山洞小学。要跋山涉水,真的是要爬上去,在一个山洞里,什么都没有,条件恶劣到没吃没喝没电,但有一位老师仍然在给孩子们教学。我去采访后,下不了山,就得住在那里。那里天一黑什么都没有,就像是在原始社会一样。他们的被子好像从来没被洗过,睡觉醒来以后,我浑身是被虫子咬的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你走得越远,靠得越近,你付出的代价越大,你才能拿到最一手的、最动人的、最真实的故事。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既是五彩缤纷的大城市的生活,也是这种原始的生活,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但是打动人的就是即使在这种条件,也还是有人愿意为小孩子,为中国人做出付出和奉献。
这个故事打动了我。我带着浑身的包,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让我永远难忘。
3.汕大任教:
“我是汕大的学生,是我学生的学生”
C:你后来为什么选择到汕头大学教书?
N:我从认识范东升院长起就非常敬佩他和他全家为中国新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我愿意到汕大新闻学院工作的确是因为我认同这种新闻使命感和理想主义精神。汕大虽然偏远,但对我来讲充满了国际化的氛围和感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我做了将近10年的驻外记者,正想寻找一些变化。汕大给我这个机会,我特别特别感激。因为它让我转变了角色,让我变为一个老师。我写山洞小学的报道,被那个老师的奉献感动,我就觉得如果我能成为一名老师,给中国学生分享一些我的经验,我特别乐意。我感谢这个机会。
我当时在想的一点就是中国人的故事,应该让中国人自己来讲。我一直在以外国人的身份在讲中国故事,我希望培养下一代的中国新闻人,让他们自己讲好自己的故事。
C:选课的人多么?上课的氛围好么?
N:你可以想象,我完全不是一个传统的老师。我带他们去美国华盛顿,纽约、去印度各地采访,跟他们一起吃,一起住;又当编辑,又当老师。我关心他们就关心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时也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因为能从汕头这么偏远的地方走向世界太不容易了。我们一路上每分每秒都在学习,不光在教室里或采访中。
C:你在两年之后为什么又离开汕头大学?
N:其实作为一个资深新闻人,做为一个老师,在哪里都可以发挥作用。纽约时报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它给了我一个更大的挑战去实现新闻理想。
C:在当驻华记者时,你可能是以美国的视角来写中国,你后来也说过,希望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用中国人的视角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现在你离开教学岗位了,你给自己的教学成果打多少分?
N:我讨厌这样的问题。因为自己没法给自己打分。我一直觉得我是汕大的学生,我是我学生的学生。他们教会了我无数的东西,这是我以前做记者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而且没有汕大,没有做老师的这段经历,没有跟着范院长学习如何管理一个学院的经验,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得到纽约时报的认可。
4.纽约时报中文网:
尝试响应时代的变化
C:作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总编辑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N:最主要的就是选择每天要做的文章,并确保每篇文章被翻译、被制作、被刊登、被推广的每一个细节都顺利进展。
C:怎么从《纽约时报》的大量报道中选取中文网会翻译的文章?
N:选择我们的读者喜欢看和应该看的东西。
C:你可以描述一下,读者喜欢看和应该看的是什么样的报道么?
N:目前根据我们的经验,读者喜欢看的就是任何与中国有关系的报道,这个很容易理解。应该看的,就是我来选的,我觉得最代表《纽约时报》质量和风格的报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还是老师的身份,我在教书时,我推荐作品给学生们看。现在我推荐世界上最好的,最值得看的新闻作品给广大的中国读者看。我觉得这个角色是非常相似的。
C:一篇英文稿件经历翻译和多个级别编辑的层层把关,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时效性?
N:速度,对。我们跟其他网络内容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质量,如果不能保证质量,我们就不是《纽约时报》了。我们宁可正确,也不能随便。
C:纽约时报中文网大多数时候没办法为大陆受众看到,这些限制会对你们造成很大的困扰么?
N:其实,我觉得可以传达的一点就是,还有很多可以读《纽约时报》的,不受限制的方式。
比如我们有一个cn.nytstyle.com 另外有安卓版和iOS版的app;还可以在纽约时报网页上登记邮箱,就能收到每日邮件推送。
C:因为中文网的定位还是华人,觉得大陆地区的华人可能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受众。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反响比较好,可能他们不能看到还是一种遗憾?
N:怎么说呢,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我们,虽然非常非常困难,但我们一直坚持,希望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新闻报道带给中国读者。
我们相信中国和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都欢迎你来了解。毕竟这是《纽约时报》,你需要看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怎么评论中国,怎么看世界,怎么在报道世界,这样你才能参与到讨论之中。所以我非常希望更多的中国读者可以参与阅读和参与讨论。
C:国内的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人员流失也很多。也有很多人说,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也有很多不会选择去从事新闻行业。
N:我希望你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事情,这只能说明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这个巨大的变化,给媒体人创造了无穷的机会。大家都在关注多少人跳槽了,转型了,为什么不想这是多好的机遇,媒体人被那么多不同领域欢迎。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为什么不是呢?
C:在2012年纽约时报中文网建立之前,可能像BBC、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就有一些中文网站已经进入中国。纽约时报中文网会感受到这种竞争的压力么?
N:不会。我觉得中国的读者需要得到更多的选择,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些都是顶尖的很有质量的媒体。我们的这些同行,关注金融的比较多,我们是更大众的更广的一个关注范围。竞争是健康的,媒体之间就是应该有竞争才会有质量,而且会有更大的影响力,所以我觉得很好。
C:你们会总结一些外媒在中国的策略和技巧么?
N:现在还很难,因为我们面临很多挑战。现在最大的经验就是看你有多大能力去坚持,而且能不能在坚持的基础上有一些创新,一些突破。
我们现在在做最优秀的长篇特写报道的翻译,出国留学网 https://m.liuxue86.com做成几个短的连载,而不是一天给你六七千字。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来自《纽约时报》的这种长、深、广的深入报道。我们把它切成可消化的小部分,一天可以消化一点点,而不是强压着你。这些都是在现有范围内做一些创新。还有在社交媒体上做一些能做的推广。其实我们不能谈什么经验,我们在摸索,在尝试,在努力,在坚持,这是我们能做的。
C:你刚刚也提到,《纽约时报》最以深度报道见长,但可能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是基于移动端的、碎片化的阅读,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会影响大家对深度报道的追求么?
N:宏观的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对我们来讲,这就是我们的招牌,人家来看纽约时报中文网就是为了看这些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东西。碎片化的东西到处都是,但要想看到一篇好的、可信的、高质量的、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我们这里有。
5.家人的故事:
也是找回自己的声音
C:最后还是忍不住要替读者问一问你的家世和家人:你的外祖父、外祖母在20世纪20年代漂洋过海,从偏远的农村考到美国当时最好的学校,后来回到了祖国,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经历对你有哪些影响?
N:我是一直觉得我自己的故事是从我外祖父、外祖母那里开始。我一直觉得我们家的故事也就是中美这一百年的故事。
我一直有一种使命感,因为历史给了我这些机会,让我在没有太多中国人出国的时候出去了,我外祖父那一辈也是,在没有其他中国人出国的时候出去了。出去就有责任感,不是想着自己,而是想着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我在外面学到的东西,怎么能让中国变得更好。他们那代人完全是奉献的,想的完全是自己的国家,把家庭、把自我放在后面。
我做不到他们那种奉献,但以我微薄的力量,我第一次回来就是想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中国人的故事,个人的故事——山洞里的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大街上的一个老奶奶,一个工人……一个一个人的故事,把它传达给不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因为我们之间有太多的隔阂和不理解。
到我再回到中国,一个一个学生手把手去教他们,怎么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世界。到今天,我又回到所谓的外媒,但现在你看,我的同事都是中国人。把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故事,又再一次用中文的形式,分享给中国的读者。
我觉得从我人生和事业上的选择而言,我的主旋律很清晰。我非常热爱中国,我们一家人都非常热爱中国,都为中国做了很多。我愿意一直为中国,为中美关系多做点事情。所以说,我觉得,也是一种历史的使命使我来到了纽约时报中文网,我知道大家有很多不同的理念或观念,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沟通是最重要的解决方式之一。我能为了相互理解做点什么,我都非常愿意去尝试。
C:我看你以前也说过,跟你一起面对语言困境的还有妹妹顺子,她也曾整整一年没有说过话,后来都可以跟别的小孩对话和吵架。她唱的《回家》,现在在卡拉OK厅里还会有人点唱,你会唱她的歌吗?
N:我不会。上帝是公平的,给你这个不会给你那个。
C:其实你们当时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但是选择会差别很大。
N:选择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她是从自己的歌声,自己写作自己唱歌;我也是从写作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故事都是离开中国,失去声音,找回声音,再帮助更多人发出声音,也算是很清晰的一个主旋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