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老人在美国生活极易产生心里苦闷与忧郁。(美国《侨报》)
中国老人在生活习俗、文化认知上跟移民美国子女产生冲突,甚至导致悲剧,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如何调试老人对美国社会生活适应力值得深思。(美国《侨报》)
据美国《侨报》报道,当地时间13日晚,美国西科汶纳一名华裔男子在自家住宅中开枪射杀了远从中国而来探亲的岳父母,该案件引起了人们对中国老人到美国探亲情形的关注。中国老人在生活习俗、文化认知上跟美国子女产生冲突,甚至导致悲剧,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如何调试老人对美国社会生活适应力值得深思。
焦点
在美老人有人入“发财团” 有人捡破烂
据《广州日报》报道,已年过八旬的华人李老太家住纽约法拉盛,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和老伴儿一起去赌场吃顿免费午餐,顺便赚点小钱,然后再搭乘“发财团巴士”回法拉盛。
“发财团”已成为华裔老人的“另类美国生活”。原来,美国不少赌场为开发客源、增加人气,通过华人旅行社专门招揽华裔客人。为吸引这些年长者,赌场不仅提供接送服务,还提供免费饮料及午餐,并且提供赌资。虽然要忍受往返两三个小时的舟车劳顿,还要花好几个小时“坐班”,但一个月能挣六七百美元现金。
有华裔老人在美捡瓶罐
在法拉盛,大约有60%的华裔老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然美国也为老人提供各种福利待遇,但很多华裔老人特别是新移民老人却很难申请得到。即使“幸运地”申请到,一个月的生活补助金也仅有40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
所谓“穷则思变”,很多老人不得不开源节流。来自广东台山的唐老太住在旧金山唐人街,她现在基本靠社区组织派发的免费食物过日子。她每天四处打听免费食物派发点,只要腿脚听使唤就去排队领食物。另外,迫于生计,许多华裔老人甚至干起了捡垃圾的活儿。在法拉盛,可以见到不少华裔老人在捡拾那些可回收的瓶罐。
心灵空虚 子女上班 度日如年
对于华裔老人来说,语言是他们融入美国社会最大的障碍,许多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唐人街。由于紧张的工作节奏,子女也无暇陪着父母。华裔老人内心深处十分空虚寂寞。
据广州日报报道,来自广州的张老太太今年70多岁,她和老公退休之后就被儿子接到美国。每天除了看中文电视就是打扫卫生,几乎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小区里白天静悄悄的,每当有汽车经过,他们都会下意识地往窗外看去,尤其是下午孙子、孙女快要放学回家和儿子儿媳快要下班回来时,他们等待的心情更加急迫。但在回家之后,孩子们又各自忙碌,真正能和他们坐在一起说说话的时间并不多。日复一日,老两口心里有说不出的寂寞。
而对于那些失去老伴独自赴美的老人来说,日子更难熬。来自中国大陆的赵老先生就要随着女儿在纽约长岛买房定居了。这里景色优美,但几乎与世隔绝。平时女儿上班后,家里只剩下赵老先生一个人。他常常把屋子收拾了两遍还感到无事可做,只好看着日出日落。
一对来自武汉的老年父母表示,他们中年时千辛万苦存钱送孩子出国留学,孩子离开将近10年之后,头发已花白的老两口才终于踏上了美国领土。“在美国100天,真正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大概加起来不超过1周。”
有人住蜗居 有人睡地板
很多人以为在美国就能住花园洋房,但对很多华裔老人来说,蜗居也成了奢望。很多华裔老人用月收入的35%来付房租,有的还需要支付高额的水电煤气等费用。
《广州日报》刊文称,在旧金山,许多华裔老人都蜗居在唐人街上狭小的散房内,独居的何姨是当中的一员。在一所名为“泰平旅店”的寓所内,记者拜访了何姨。何姨来自广州,在唐人街生活了27年。她曾在一家餐馆打工,她的好手艺为老板赢得不少回头客。但自从10年前因工伤赋闲在家后,何姨搬到了这里的散房居住。如今,她每月的收入来自伤残补贴,大约800美元,但房租就占去600多美元。床头摆满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房间内几无下脚之地。
65岁的孙老先生也在为住所伤神。他在福建原本有很大很不错的房子,一年前被儿子接到纽约居住。因家中居住环境狭小拥挤,只能天天睡客厅地板。并不是儿女不孝顺,只是目前儿女都处在打拼阶段,收入有限,所以一家三代只租住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60出头的东北老人老徐似乎要成功一些。他在多年前花10万美元买了一套一居室房子,但每月要交近900美元地税,而同样面积的房子租金也不过1000多美元。为应付各种费用,老徐每天不得不干10多个小时的活儿。
争议
留学生父母耶鲁种菜 实乃无奈之举
去年,美国媒体正面报道了耶鲁大学不少中国留学生父母在学校内垦荒种菜之事,此举得到校方支持,美国网友亦纷纷点赞。有趣的是,不少中国网友反应强烈,在中国引发热议。“种菜是中国人的种族天赋”的说法广为传颂,但这些传言忽略了事件背后的诸多真实情况。
据耶鲁校友杂志报道,来到美国的留学生父母年龄均在50-70岁,没有人会说英语,所以只能依靠早到者的帮助。在菜地附近的法纳姆纪念花园,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家长聚集地。他们将此地称之为“三棵树”,每天在此聚集,锻炼身体并用中文互相交流。耶鲁校友杂志的这篇报道中还称,因为年龄较大且语言不通,中国家长的主要活动限于教育第三代、互相交流,绝少接触美国人。
三棵树对于这里的中国老人们显然有着重要意义。来自不同地方、操着不同口音和方言的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这,晒晒太阳聊聊各自的新鲜事。有的老人是第一次来美国,才刚到几个礼拜,很多人则来了不止一次,最多的竟然有8次之多,还有些老人随子女工作的变迁从得州奥斯汀、纽约州特洛伊等地一路辗转来到耶鲁。有过这些经历的老人除了对中美差异有所比较,更对美国不同地区的生活颇有体会。
这些老人是中国留学生的父母,因为儿女的缘故远涉重洋来到美国这片相对陌生的土地,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70岁之间,不少人近期刚升级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他们一批又一批来到美国,不只是为了自己在美研修的孩子,更为了孩子的孩子们,除了实现旅游签证带来的一家三代人一次次为期六个月的团聚之旅外,他们更担当着帮助子女照看孙辈的重大职责。
北美留学生日报报道,薛阿姨夫妇的女儿来美国已经三年了,由于老两口生孩子较晚,又是独生女,之前在沈阳时和在美国的女儿互相牵挂不已,几乎每天都要打很长时间的电话才能放心,因此尽管没有外孙需要照顾,夫妻俩还是一趟趟往美国跑,薛阿姨觉得,在美国一起生活至少彼此都能心安。
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来美国了。前两次来都是呆半年,这次他们把半年的签证延期成了一年,因为女儿怀孕了,预产期就在今年五月。薛阿姨打算等女儿生了孩子之后,帮忙带几个月外孙再回国。薛阿姨的女儿工作很忙,每晚下班回家都七八点了,但“也比在国内要轻松”,薛阿姨说来美国之前女儿在沈阳一家有名的医院做妇产科医生,“每天要看三百多位病人。”而如今在实验室时间安排上还更灵活自由。
现象
住不惯 华裔老人自杀率高
在众多压力下,沉默的华裔老人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广州日报记者在旧金山采访时获悉,2012年2月,一名华裔老人在赴美探亲一个月后就自杀。据称,老人在事发前曾向家人表示“住不惯美国”。
美国帕洛阿图大学副教授朱贲靓去年的调查指出,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处异国的文化语言挑战,华裔老人极易心里苦闷与忧郁,产生自杀念头及实际自杀率较其他族裔要高。其中,每100名华裔老人就有15人始终有自杀念头。
在造成自杀的原因方面,华裔老人如果体弱多病以及只能操单一母语,特别容易产生孤立与轻生自杀念头。
朱贲靓指出,与家庭之间的疏离逐渐成为自杀率年年升高的主因。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我们不在乎粗茶淡饭,只求能跟孩子多待一会”。但不少华人父母表示,即便这么低的要求,在美国也属奢华。
调查指出,华裔老人面对压力时往往埋在心中,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果造成更严重的忧郁症状。由于家人的冷淡不关心,使老人失去自尊,心里总想不愿成为家人负担,于是产生一了百了念头。
观点
美国可以是中国老人的“天堂”
好多人都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但其实美国也可以是老人的天堂。
《华人生活网》报道,以前在美国的中国老年人移民少,老人不懂英文,在美国寸步难行,现在随着华人移民越来越多,已经改变了这个境况,另外美国给予这些老人的良好福利,让很多华人老人感觉“就像生活在天堂般”。
报道称,刘奶奶来美国已经10几年了,当初只是来美国帮女儿带孩子,没想到自己就真的留了下来,而且是由美国政府来养老了。
刘奶奶现住在新泽西中部的老人公寓。一室一厅的房子,宽敞明亮,完全由政府资助。电费通过申请也可获得补贴,每个月还有200来美元的食品券。
“我现在还不是公民,如果是公民的话每个月还有700至800美元的生活费呢。”刘奶奶说。
还不仅如此,65以上的老人每天有车接送到老年活动中心,有免费早餐和午餐,如果需要看病的话,由老年中心叫出租车免费送到医院。
象刘奶奶这样因为子女而移民到美国的老年人发现自己意外的幸运。因为在美国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些在美国拿到绿卡或者成为公民的中国老人在美国又没有收入,他们开始享受赤贫老人的福利。
在美国65岁以上老人可以申请老人公寓,没有收入免费入住。电费如果申请可以有补贴。在养老最需要的医疗方面,每个州的规定不尽相同。在新泽西拿到绿卡五年之后会有州的医疗保险,而纽约只要拿到绿卡就可以有医疗保险。这种针对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的医疗保险叫Medicaid,在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所有的医疗服务。
来自东北的张先生已经在纽约的医院做了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了。尽管他的女儿生活殷实,目前他还是和女儿住在一起。可是张先生用Medicaid做手术一分钱也没有花,而且得到的服务一点也不比付费的医疗保险差。
张先生这么有信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将来如果自己照顾自己有困难。会有护理人员来家里每天照管3-5小时,由政府支付护理人员费用。而如果最终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住养老院长期看护的话,在医疗费用极为昂贵的美国,拥有Medicaid意味着你可以免费住养老院,享有有24小时,7天的医疗看护。怪不得一位在美多年和刘奶奶住在同一个老人公寓的李先生说,“以前只听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产阶级的战场,老人的地狱,根本不对,这里是老人的天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