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变样了的中餐馆

2016-12-10 14:40:43 美国移民生活
   在墨西哥边境城市墨西卡利,随便走进一家中餐馆,服务员首先端上来的肯定不是茶,而是墨西哥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柠檬块、辣椒酱和玉米片。四下张望,墨西哥食客正往炸排骨上挤柠檬汁,随后又淋上一勺鲜红色的酸甜汁,吃得津津有味。如今,当地人已经把这样的中餐视作传统的墨西卡利美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界之隔的美国加州,当地人接踵而至的中餐馆里,热销的都是甜酸鸡、西兰花牛肉等在中国不为大家所熟知的菜品,等付完账,还会奉上一颗签语饼做点心,这已成中餐馆的标配。

  美洲这些所谓的中餐,与我们在国内日常所见大相径庭,难怪“不正宗”成了很多海外中国游客脱口而出的评价,甚至有人认为这种食物“辱没”了中餐的名声。但很少有人仔细琢磨:为什么会有这些“不正宗”的饮食出现?迁就外国人的口味而被当地同化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

  西兰花牛肉也许国人并不熟悉,但芥蓝炒牛柳绝不陌生;至于甜酸鸡,则脱胎于传统粤菜咕咾肉。纽约唐人街的华裔还曾在《纽约时报》上谈起“美式中餐”:“一个在这儿土生土长的朋友告诉我,她的祖父来这儿吃饭,就是因为这里的食物让他想起刚到美国时吃的东西。”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工程,吸引了大批中国劳工出洋。在万里之外艰苦地劳动,故乡的滋味自然可想不可及。但他们依然想办法用有限的食材和厨艺一解乡愁,西兰花代替当地买不到的芥蓝,柠檬汁当做醋用……或许这就是所谓“不正宗”中餐的始祖——尽可能还原本色,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至于墨西卡利的中餐馆,则与1882年的美国《排华法案》息息相关。当时,很多华人被迫南下来到墨西哥,成为农场、铁矿以及铁路线的劳工。他们为墨西哥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扎根成为这片土地的居民,自然而然,中餐也就此生根发芽。而侥幸得以留在美国的华人,则是利用了《排华法案》的例外条款:餐饮业者不在驱逐之列,经营中餐馆从此成为在美华人的主业之一。

  如今,不但墨西卡利人早已将中餐当做本地美食,其邻居美国更有超过5万家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分店的总和还多,每天有无数人都在享受着中餐。这种独特于本土的中餐口味和文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大概鲜有人知道,麦当劳巨无霸的理念原是最早期的创新式中餐“杂碎”衍生而来,甚至美国饮食文化中的外卖、现做现卖的开放式厨房以及圣诞节外食等特色,都是早期中国餐馆的创举。

  尽管以今天国人的眼光看,这些漂洋过海的中餐口味“并不正宗”,但它们早已成为海外民众对中国的重要认知内容之一,恰恰也是一百多年来华人移民去国怀乡、艰辛奋斗和最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融入当地生活的历史写照。

  不正宗,也许会带来口味的不适,但背后的乡愁,则是永恒不变的滋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美国变样了的中餐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移民新加坡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新加坡移民感受

新西兰移民的真实生活怎么样

移民新西兰优势

瑞士移民真实生活介绍2021

瑞士移民生活

普通人移民加拿大的真实生活

加拿大移民真实生活

葡萄牙移民衣食住行真实生活体验

葡萄牙移民生活

马耳他知名中餐厅一览表

马耳他移民

美国移民生活分享 移民美国后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移民生活介绍

美国洛杉矶的移民生活是怎样的

美国移民

美国移民之后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美国移民生活

美国移民生活有怎样的特点

美国移民事项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在墨西哥边境城市墨西卡利,随便走进一家中餐馆,服务员首先端上来的肯定不是茶,而是墨西哥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柠檬块、辣椒酱和玉米片。四下张望,墨西哥食客正往炸排骨上挤柠檬汁,随后又淋上一勺鲜红色的酸甜汁,吃得津津有味。如今,当地人已经把这样的中餐视作传统的墨西卡利美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界之隔的美国加州,当地人接踵而至的中餐馆里,热销的都是甜酸鸡、西兰花牛肉等在中国不为大家所熟知的菜品,等付完账,还会奉上一颗签语饼做点心,这已成中餐馆的标配。

  美洲这些所谓的中餐,与我们在国内日常所见大相径庭,难怪“不正宗”成了很多海外中国游客脱口而出的评价,甚至有人认为这种食物“辱没”了中餐的名声。但很少有人仔细琢磨:为什么会有这些“不正宗”的饮食出现?迁就外国人的口味而被当地同化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

  西兰花牛肉也许国人并不熟悉,但芥蓝炒牛柳绝不陌生;至于甜酸鸡,则脱胎于传统粤菜咕咾肉。纽约唐人街的华裔还曾在《纽约时报》上谈起“美式中餐”:“一个在这儿土生土长的朋友告诉我,她的祖父来这儿吃饭,就是因为这里的食物让他想起刚到美国时吃的东西。”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工程,吸引了大批中国劳工出洋。在万里之外艰苦地劳动,故乡的滋味自然可想不可及。但他们依然想办法用有限的食材和厨艺一解乡愁,西兰花代替当地买不到的芥蓝,柠檬汁当做醋用……或许这就是所谓“不正宗”中餐的始祖——尽可能还原本色,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至于墨西卡利的中餐馆,则与1882年的美国《排华法案》息息相关。当时,很多华人被迫南下来到墨西哥,成为农场、铁矿以及铁路线的劳工。他们为墨西哥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扎根成为这片土地的居民,自然而然,中餐也就此生根发芽。而侥幸得以留在美国的华人,则是利用了《排华法案》的例外条款:餐饮业者不在驱逐之列,经营中餐馆从此成为在美华人的主业之一。

  如今,不但墨西卡利人早已将中餐当做本地美食,其邻居美国更有超过5万家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分店的总和还多,每天有无数人都在享受着中餐。这种独特于本土的中餐口味和文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大概鲜有人知道,麦当劳巨无霸的理念原是最早期的创新式中餐“杂碎”衍生而来,甚至美国饮食文化中的外卖、现做现卖的开放式厨房以及圣诞节外食等特色,都是早期中国餐馆的创举。

  尽管以今天国人的眼光看,这些漂洋过海的中餐口味“并不正宗”,但它们早已成为海外民众对中国的重要认知内容之一,恰恰也是一百多年来华人移民去国怀乡、艰辛奋斗和最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融入当地生活的历史写照。

  不正宗,也许会带来口味的不适,但背后的乡愁,则是永恒不变的滋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