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移民买房的那些谣言

2017-12-30 16:57:43 美国移民美国移民资讯

  2017年,中国人已经成为美国房产市场的第二大买主,仅次于加拿大。北京四环的100平方米公寓,能在加州买两栋别墅。那美国买房移民真的靠谱吗?下面出国移民网里为你解析关于美国移民买房的哪谣言。

  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在美国买房子,也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还是那句话,楼市有风险。更何况是越洋楼市。

  买一座房子,多一条退路

  “我管这个投资叫做进退自如:退,就算我不移民,房子本身不愁租;进,如果我移民了,可以卖掉这个公寓,再买一栋独立洋房。”已在美国买房投资的陈煜云说。

  范晓天带着她的中国客户,走进了位于洛杉矶的一栋REO法拍屋中。这一次更快,客户几乎只看了一眼,扭头就走。

  所谓的REO法拍屋(RealEstateOwned,又称BankOwned),即买房者断供后,被银行没收后重新上市的房子。很多被银行赶出家门的美国人,为了泄愤,在走之前往往会破坏房子,拆门砸墙打浴缸,一派大毁灭的景象。

  关于REO的传言,听起来比淘金热那会儿还刺激。比如底特律有栋房子,银行最终以1美元甩卖,而交易费用加起来,都不止1万美元,被称为最昂贵的“垃圾处理费”。

  为了振兴美国经济,拯救房地产业,今年11月3日,美国联邦参议员舒默和李麦克正式向国会提交了“振兴旅游投资签证法案”。根据该议案,对于在美国购屋50万美元以上的外籍人士给予3年居留签证。3年期满,这些外国居民只要还拥有其购买的房子,其签证即可获得延长,而这种签证持有人的未成年子女可以进入美国公立中小学读书。该议案得到了股神巴菲特、以及美国奥委会、美国旅游协会、美国酒店协会和美国商会的支持。虽然议案面向所有非美籍人士,但外界普遍认为主要是针对中国人的。

  事实上,不管议案能否通过,中国已经有不少早起的“鸟儿”,悄悄踏上了美国置业之路。

  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统计数据,从2010年3月至今年3月,海外购房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上投资了大约820亿美元。美国房地产外籍人士买主中,如果按交易金额算,9%的金额来自中国居民,达到了73.8亿美元,仅次于加拿大,位居第二。

  北京的厕所换洛杉矶的House

  四川人范晓天,曾经是全美第四大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月份顶级经纪人”(TopAgentofTheMonth)。一张华裔面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种优势,所有的卖家,在一群经纪人中,总会率先注意到她,因为他们知道,华人经纪带过来的,一般都是中国客人。

  美国人喜欢中国客人,因为中国客人口袋里装满了现金,比如郭媛一家。

  郭媛2003年在北京西四环买了第二套房子,当时房价是8000元一平方米。郭媛认为:“无论怎么样,在北京四环内总会留一套住宅,要么自住,要么留给儿子。”

  2009年年底,郭媛偶然路过一家房屋中介的门口,看到附近房子的价格已经卖到近4万。郭媛动心了,北京的房价在飞涨,几乎没有卖不出的房子,而中介也在到处寻觅房源。

  郭媛的儿子David在2008年就到美国加州大学念书,从儿子的口中,郭媛也知道美国房价跌到了2006年以来的最低价,房市已经在金融危机中崩溃。

  北京有个时髦的说法是,住在北京三环以内的人,只要把自家的厕所卖了,在美国洛杉矶就能买个洋楼。这让郭媛产生了一个想法:卖掉房子、去美国抄底。

  郭媛的房子在2009年底卖出去了,卖得非常顺利,在看房那天,她家马不停蹄地接待了上百个来看房的人,第二天,就签下了合同。最后成交价是35000元/平方米,整套房子卖了350多万。

  与此同时,郭媛的儿子David开始在美国寻找合适的房子。“在我们学院,有30个中国学生,其中买了房子的有4个。”David告诉记者。

  在David所在的区,2000英尺,也就是180平方米的一栋别墅,售价在20万美元以内。2010年初,David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独栋洋房(SingleHouse),成交价为25万美元,价钱差不多是北京那套房产的一半。

  这是栋建于2003年的房子,2006年的售价高达50万美元,现在相当于打了对折。在David买下这个房子的过程中,还有一位买主同时竞购,对方的开价比他高出一万美元,但是卖家还是很高兴地把房子卖给了David。因为后者支付的是从中国直接汇过来的现金。从中国汇款到美国,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的额度限制,为此,郭媛特意找了几个朋友帮忙,一人5万汇到David在美国的账户中。

  在整个卖买的过程,David一家都没有掏过“额外”的钱。在北京卖房时,所有税、杂费都由买方掏。到了美国,根据当地的政策,所有中介费用都将由卖方承担。

  现在,David的美国生活过得更加惬意了,因为他的房子共有4个卧室,他以月租350美元和450美元出租了两间卧室给同学,这在当地已经算是非常慷慨的友情价。


  投资,可进可退

  与郭媛一家不同,上海人李奋和陈煜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投资房产,有更成熟的投资理念。

  两人都拥有很多海外投资经验,这些经验反过来指导其在中国的房产投资。1997、1998年时,尽管香港的房价已经跌得很厉害了,但是在香港,400万到700万的房子比比皆是。“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上海2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李奋在那段时间买了很多房子,一直到现在,他还享受着这些房产带来的回报。

  但是到了2005年之后,事情反过来了,中国的东西变得越来越贵。

  陈煜云是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手头有闲钱,在美国也有广泛的人脉。中国的限购限贷以及高企的房价,已经让他对投资国内物业兴趣索然。

  对于在海外置业,陈煜云有他自己的判断:“过去华人都移民去温哥华,现在温哥华房子的涨幅已超过60%,变得一房难求。而未来的移民潮,方向必定是美国。”

  在陈煜云看来,“华人移民美国,不外乎四个地方。”不是在洛杉矶、旧金山,就是在纽约或波士顿。西岸一直是华人在美的聚居地,而东岸的两个城市一个是经济中心,另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陈煜云选择了气候宜人的旧金山,今年三月他用了三天的时间,跟着中介看了多种房型,最后他选择了一套售价120万美元的服务公寓(ServiceApartment),这是全旧金山最好的公寓。

  “我知道100万美金,可以在美国买三栋独栋别墅,但那不适合我。”陈煜云没有打算移民,也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房子。

  而服务公寓有专人服务,也有物业管理,正好符合他的需求。

  这房子有一点让陈煜云很得意,他为自己的房产,申请到了60%房价的贷款。一般外国人在美国买房,找当地的银行贷款,几乎没有贷出的可能性,因为你没有美国的工作,也没有信用记录。只有两种办法可以搞定贷款,陈煜云是因为他的中介跟一家华资银行有私人关系,同时,这家华资银行也对陈煜云所要购买的服务公寓很了解,用这个房子作为质押,他们觉得没有什么风险。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购房者本身在中国有使用外资银行的账户,并且有很高的信用评分。那他在美国购房,就有从外资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陈煜云的房子在买进的第一天,已经有人租住在那里,租金是5500美金一个月。其中公寓的管理费每个月高达1000美金,地产税为1.4%,这样子算下来,这房子一年的投资回报率不到5%,虽然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陈煜云已经很满意了,“我管这个投资叫做进退自如:退,就算我不移民,房子本身不愁租;进,如果我移民了,可以卖掉这个公寓,再买一栋独立洋房。在美国的政策中,你把你的A物业卖掉,再买进一个B物业,如果这两个动作在12个月内完成,它是没有税的。”

  美国的竞争者

  李奋的想法则和陈煜云有很大的不同,他几经考察之后,没有选择美国,却转到了新西兰,他说,“美国太大了,我觉得我把握不了,但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很小,小盘股好炒嘛。”相比房子,李奋更喜欢地,“因为地在增值,而房子在折旧。”2009年,李奋在新西兰一下子买了四块地。“很过瘾,真的很过瘾,就像捡钱包一样。”他说:“比如有块地,2007年最贵卖到80多万纽币,但我买的时候(2009年)只要40多万纽币(依现时汇率,约值1,976,488元人民币)。”

  而李奋在投资界的朋友,投资风格远远比他“猛烈”。“巴西、智利、阿根廷啊,都去买。不过我还是适合新西兰,因为我怕跌,我觉得跌了之后我会睡不着觉,那我就去找一个能让我睡得着觉的地方。”

  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本月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召开了一场全海景豪华公寓展。澳信集团的顾问,孜孜不倦地反复讲解着在澳大利亚置业的优势。

  “澳洲房屋租金回报率比美国要稳定得多,扣除利息后每年物业投资回报有8%至12%”;“不像美国,澳大利亚没有遗产税,房产的价值可以百分百传承给下一代……”

  一位澳洲房产中介逢人必讲一个司机的传奇故事某老总的司机老张,2009年送老总去酒店参加一个地产活动,发现老总的手机掉在了车上,于是老张给老总送手机,就这样一个机缘巧合,老张听到了澳洲房产的投资策略。于是老张在墨尔本用25年的积蓄置了业,一年净赚10万澳元……

  如果你碰到了新加坡的地产经纪,他会告诉你:“不像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社会,没有语言障碍,社会融入感更高……”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卖点。

  全世界的国家,都盯上了中国人和他们的钱袋子。

  难缠的中国买房客

  美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买家对房子的热情。

  “在全世界,好像都没有像中国人这么喜欢买房子的。”在加州大学读书的David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房子才有根,而且凡事都讲究拥有,买房不是花钱,租房才算花钱。特别是中国这几年房市被政策操控后的负面影响,让中国人感到恐慌,买房激情也更加病态。”

  掌管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陈煜云,在美国买房的出发点是基于某种不安全感,“中国的形势太不明朗了,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也许哪天转瞬即逝。在海外买房子或者移民,都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面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客户,做了7年地产经纪的范晓天仍常常觉得中国客人难以理解。他们可以在前一秒狂热地直冲美国,在后一秒,又冷静到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

  2009年2月,中国首批赴美购房团从北京浩浩荡荡出发。这个40人的购房团抵达洛杉矶时,受到了各家媒体的关注和跟踪报道,让购房团团员受宠若惊。范晓天当时就预想到成交数量将为“0”,“在美国的买房过程非常复杂,前后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这个团队的总行程:11天。更不用说在这11天内大家还要飞越五大城市,在每个城市最多只能停留2天。”在此之后,来自中国的购房团络绎不绝。

  范晓天现在每天会收到几十封咨询购房的邮件,但她已经得到不少教训,现在对客户很挑剔。“如果他移民了,绿卡办了,或者资金已经到位了,那我才接。否则我就要考察你的诚意。”在范晓天过去的业务记录中,看房的中国人,最后真正购买的,还不到10%。多数人只是观望,范晓天带他们看了一圈之后,又不买了。

  这些中国买家除了将大把现金带到美国,还把一些“中国式”习惯也带过来了。在中国,每一个中介手中的房源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中国人也喜欢同时找好几个中介,让他们去“窝里斗”,相互制约。而在美国,所有中介手中的房源都是一样的。“信得过这个人的话,找他一个就够了。如果你找了两个以上的中介,没有人愿意为你认真做事的。”范晓天说。

  2010年10月,曾有一个声音很秀气的中国女孩,是UCLA的学生,打算买栋房子,但她的父母三天之后就要回国。范晓天看对方态度诚恳,特意改变了当天的看房计划,并根据对方的要求,约了很多卖房经纪人。第二天,范晓天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个女孩,使得她在卖房经纪面前十分难堪。几天之后,范晓天打通了女孩的电话,对方却说:“对不起,我不记得了。”

  现在李奋也算是房产经纪人了。在新西兰的几次成功投资之后,李奋和几个新西兰的朋友创建了一个叫“luuloo.com”的网站,专门为中国客户寻找合适的新西兰房产。对于“中国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李奋也深有体会。

  “一方面,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中介的钱都不是买家给的,而是卖家给的。那么在卖房子的时候,没什

  么操守的中介,就会把坏的说成好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到哪里都不相信人,人家的话都只听半句,他们喜欢不断地看,但是成交很少。这样的后果是中介更恶劣了,他下一次会"想尽办法"把房子迅速卖掉。”

  事情太好了,就不像真的

  “很多人都对海外买房跃跃欲试,但只有真正在美国生活过,才明白是什么滋味。”今年3月,David终于体会到了美国的治安问题。

  那天David出门上一趟超市,十几分钟后回家,他发现屋里一塌糊涂,有三个人正在打包东西,见他回来了,三人撒腿就跑。虽然没带走什么东西,但随后的麻烦事让David头痛不已。因为自己是第一目击证人,警察录口供就折腾了半天,而后还要清理现场,换门换窗换锁。

  此外,房子定期还要翻修和维护。美国很多房子是木质的,虽然环保、成本也低,但总会出现很多问题。买下房子后,还要购买名目繁多的保险。美中贸易发展协会副会长RobEmerick表示,像房屋结构保险,产权保险相对便宜,几百到几千美金,有效期在三到五年左右。而房主保险(Homeowner"sInsurance),这种复杂的险种,赔付的范围包括很多情况,比如主人自己在家吸烟把房子给烧了,或者客人来做客,在你家里受了伤,在中国人根本想不到的细微地方都需要买保险。

  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不同,业主每年所需缴纳的物业税为房子总价的0.5%-3%不等。如果出租,还要缴纳租金的5%-10%作为管理费。中国的富人一直在盼着房子升值,而很多美国人却巴不得房子降价,因为地产税会随着房价涨跌。

  陈煜云的一个朋友,为了让孩子能在好学区接受教育,十年前在纽约买下一幢60万美元的房子,后来一直涨到了120万美元。陈煜云以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逻辑,向他们道喜,没想到他们却苦笑说:“没什么好祝贺的,这几年地产税随着房价年年涨,本来一万美元的地税,现在涨到两万美元了。快住不起了。”“幸好”随后房价开始下跌,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房子要脱手,手续和税费都不少。以卖出一栋50万美元的独栋房子为例,通常由卖方支付的主要费用包括,房地产经纪公司费用、卖方的过户公证费、屋主产权保险费、县政府过户税、市政府过户税、一年的房屋保修费、白蚁检查费、屋契文件准备费、文件公证费、经纪公司的法律规范监督费等等,另外还需还清所有尚未支付的地产税、社区费等。以上费用合计约为34410美元,约为房价的7%。

  “卖房开支最大的一笔费用是请经纪人,占房价的6%,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很贵,”范晓天说,“唐人街很多人拥有房地产经纪人的执照,就是专门为了在买卖房子时,可以省掉经纪人的费用。”

  另外,无论你投资房产是赚了还是赔了,外国人卖房必须要向美国税务局缴纳所得税,由产权公司在过户时就扣除房价的10%。“所以如果你没有移民需要,单单到美国去做投资,我并不建议(买房)。”范晓天说。

  “很多东西看起来太好,就不会是真的,”David说,“什么时候你觉得美国不那么好了,那个时候,你再考虑去美国买房的事情吧。”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关于美国移民买房的那些谣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移民爱尔兰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爱尔兰移民

移民西班牙需要什么条件及花费

移民西班牙费用

移民瑞士需要什么条件大概多少钱

移民瑞士费用

加拿大留学移民攻略 留学移民加拿大条件

加拿大留学移民要求

移民新西兰需要什么条件多少钱

新西兰移民要求

美国移民流程 移民美国有哪些途径

美国移民申办流程

美国移民热门城市介绍

美国移民

美国移民政策的新变动 移民美国有哪些途径

美国移民

2020年6月美国移民排期更新

美国移民

2019年8月美国移民排期表

美国移民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7年,中国人已经成为美国房产市场的第二大买主,仅次于加拿大。北京四环的100平方米公寓,能在加州买两栋别墅。那美国买房移民真的靠谱吗?下面出国移民网里为你解析关于美国移民买房的哪谣言。

  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在美国买房子,也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还是那句话,楼市有风险。更何况是越洋楼市。

  买一座房子,多一条退路

  “我管这个投资叫做进退自如:退,就算我不移民,房子本身不愁租;进,如果我移民了,可以卖掉这个公寓,再买一栋独立洋房。”已在美国买房投资的陈煜云说。

  范晓天带着她的中国客户,走进了位于洛杉矶的一栋REO法拍屋中。这一次更快,客户几乎只看了一眼,扭头就走。

  所谓的REO法拍屋(RealEstateOwned,又称BankOwned),即买房者断供后,被银行没收后重新上市的房子。很多被银行赶出家门的美国人,为了泄愤,在走之前往往会破坏房子,拆门砸墙打浴缸,一派大毁灭的景象。

  关于REO的传言,听起来比淘金热那会儿还刺激。比如底特律有栋房子,银行最终以1美元甩卖,而交易费用加起来,都不止1万美元,被称为最昂贵的“垃圾处理费”。

  为了振兴美国经济,拯救房地产业,今年11月3日,美国联邦参议员舒默和李麦克正式向国会提交了“振兴旅游投资签证法案”。根据该议案,对于在美国购屋50万美元以上的外籍人士给予3年居留签证。3年期满,这些外国居民只要还拥有其购买的房子,其签证即可获得延长,而这种签证持有人的未成年子女可以进入美国公立中小学读书。该议案得到了股神巴菲特、以及美国奥委会、美国旅游协会、美国酒店协会和美国商会的支持。虽然议案面向所有非美籍人士,但外界普遍认为主要是针对中国人的。

  事实上,不管议案能否通过,中国已经有不少早起的“鸟儿”,悄悄踏上了美国置业之路。

  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统计数据,从2010年3月至今年3月,海外购房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上投资了大约820亿美元。美国房地产外籍人士买主中,如果按交易金额算,9%的金额来自中国居民,达到了73.8亿美元,仅次于加拿大,位居第二。

  北京的厕所换洛杉矶的House

  四川人范晓天,曾经是全美第四大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月份顶级经纪人”(TopAgentofTheMonth)。一张华裔面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种优势,所有的卖家,在一群经纪人中,总会率先注意到她,因为他们知道,华人经纪带过来的,一般都是中国客人。

  美国人喜欢中国客人,因为中国客人口袋里装满了现金,比如郭媛一家。

  郭媛2003年在北京西四环买了第二套房子,当时房价是8000元一平方米。郭媛认为:“无论怎么样,在北京四环内总会留一套住宅,要么自住,要么留给儿子。”

  2009年年底,郭媛偶然路过一家房屋中介的门口,看到附近房子的价格已经卖到近4万。郭媛动心了,北京的房价在飞涨,几乎没有卖不出的房子,而中介也在到处寻觅房源。

  郭媛的儿子David在2008年就到美国加州大学念书,从儿子的口中,郭媛也知道美国房价跌到了2006年以来的最低价,房市已经在金融危机中崩溃。

  北京有个时髦的说法是,住在北京三环以内的人,只要把自家的厕所卖了,在美国洛杉矶就能买个洋楼。这让郭媛产生了一个想法:卖掉房子、去美国抄底。

  郭媛的房子在2009年底卖出去了,卖得非常顺利,在看房那天,她家马不停蹄地接待了上百个来看房的人,第二天,就签下了合同。最后成交价是35000元/平方米,整套房子卖了350多万。

  与此同时,郭媛的儿子David开始在美国寻找合适的房子。“在我们学院,有30个中国学生,其中买了房子的有4个。”David告诉记者。

  在David所在的区,2000英尺,也就是180平方米的一栋别墅,售价在20万美元以内。2010年初,David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独栋洋房(SingleHouse),成交价为25万美元,价钱差不多是北京那套房产的一半。

  这是栋建于2003年的房子,2006年的售价高达50万美元,现在相当于打了对折。在David买下这个房子的过程中,还有一位买主同时竞购,对方的开价比他高出一万美元,但是卖家还是很高兴地把房子卖给了David。因为后者支付的是从中国直接汇过来的现金。从中国汇款到美国,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的额度限制,为此,郭媛特意找了几个朋友帮忙,一人5万汇到David在美国的账户中。

  在整个卖买的过程,David一家都没有掏过“额外”的钱。在北京卖房时,所有税、杂费都由买方掏。到了美国,根据当地的政策,所有中介费用都将由卖方承担。

  现在,David的美国生活过得更加惬意了,因为他的房子共有4个卧室,他以月租350美元和450美元出租了两间卧室给同学,这在当地已经算是非常慷慨的友情价。


  投资,可进可退

  与郭媛一家不同,上海人李奋和陈煜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投资房产,有更成熟的投资理念。

  两人都拥有很多海外投资经验,这些经验反过来指导其在中国的房产投资。1997、1998年时,尽管香港的房价已经跌得很厉害了,但是在香港,400万到700万的房子比比皆是。“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上海2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李奋在那段时间买了很多房子,一直到现在,他还享受着这些房产带来的回报。

  但是到了2005年之后,事情反过来了,中国的东西变得越来越贵。

  陈煜云是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手头有闲钱,在美国也有广泛的人脉。中国的限购限贷以及高企的房价,已经让他对投资国内物业兴趣索然。

  对于在海外置业,陈煜云有他自己的判断:“过去华人都移民去温哥华,现在温哥华房子的涨幅已超过60%,变得一房难求。而未来的移民潮,方向必定是美国。”

  在陈煜云看来,“华人移民美国,不外乎四个地方。”不是在洛杉矶、旧金山,就是在纽约或波士顿。西岸一直是华人在美的聚居地,而东岸的两个城市一个是经济中心,另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陈煜云选择了气候宜人的旧金山,今年三月他用了三天的时间,跟着中介看了多种房型,最后他选择了一套售价120万美元的服务公寓(ServiceApartment),这是全旧金山最好的公寓。

  “我知道100万美金,可以在美国买三栋独栋别墅,但那不适合我。”陈煜云没有打算移民,也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房子。

  而服务公寓有专人服务,也有物业管理,正好符合他的需求。

  这房子有一点让陈煜云很得意,他为自己的房产,申请到了60%房价的贷款。一般外国人在美国买房,找当地的银行贷款,几乎没有贷出的可能性,因为你没有美国的工作,也没有信用记录。只有两种办法可以搞定贷款,陈煜云是因为他的中介跟一家华资银行有私人关系,同时,这家华资银行也对陈煜云所要购买的服务公寓很了解,用这个房子作为质押,他们觉得没有什么风险。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购房者本身在中国有使用外资银行的账户,并且有很高的信用评分。那他在美国购房,就有从外资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陈煜云的房子在买进的第一天,已经有人租住在那里,租金是5500美金一个月。其中公寓的管理费每个月高达1000美金,地产税为1.4%,这样子算下来,这房子一年的投资回报率不到5%,虽然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陈煜云已经很满意了,“我管这个投资叫做进退自如:退,就算我不移民,房子本身不愁租;进,如果我移民了,可以卖掉这个公寓,再买一栋独立洋房。在美国的政策中,你把你的A物业卖掉,再买进一个B物业,如果这两个动作在12个月内完成,它是没有税的。”

  美国的竞争者

  李奋的想法则和陈煜云有很大的不同,他几经考察之后,没有选择美国,却转到了新西兰,他说,“美国太大了,我觉得我把握不了,但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很小,小盘股好炒嘛。”相比房子,李奋更喜欢地,“因为地在增值,而房子在折旧。”2009年,李奋在新西兰一下子买了四块地。“很过瘾,真的很过瘾,就像捡钱包一样。”他说:“比如有块地,2007年最贵卖到80多万纽币,但我买的时候(2009年)只要40多万纽币(依现时汇率,约值1,976,488元人民币)。”

  而李奋在投资界的朋友,投资风格远远比他“猛烈”。“巴西、智利、阿根廷啊,都去买。不过我还是适合新西兰,因为我怕跌,我觉得跌了之后我会睡不着觉,那我就去找一个能让我睡得着觉的地方。”

  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本月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召开了一场全海景豪华公寓展。澳信集团的顾问,孜孜不倦地反复讲解着在澳大利亚置业的优势。

  “澳洲房屋租金回报率比美国要稳定得多,扣除利息后每年物业投资回报有8%至12%”;“不像美国,澳大利亚没有遗产税,房产的价值可以百分百传承给下一代……”

  一位澳洲房产中介逢人必讲一个司机的传奇故事某老总的司机老张,2009年送老总去酒店参加一个地产活动,发现老总的手机掉在了车上,于是老张给老总送手机,就这样一个机缘巧合,老张听到了澳洲房产的投资策略。于是老张在墨尔本用25年的积蓄置了业,一年净赚10万澳元……

  如果你碰到了新加坡的地产经纪,他会告诉你:“不像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社会,没有语言障碍,社会融入感更高……”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卖点。

  全世界的国家,都盯上了中国人和他们的钱袋子。

  难缠的中国买房客

  美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买家对房子的热情。

  “在全世界,好像都没有像中国人这么喜欢买房子的。”在加州大学读书的David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房子才有根,而且凡事都讲究拥有,买房不是花钱,租房才算花钱。特别是中国这几年房市被政策操控后的负面影响,让中国人感到恐慌,买房激情也更加病态。”

  掌管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陈煜云,在美国买房的出发点是基于某种不安全感,“中国的形势太不明朗了,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也许哪天转瞬即逝。在海外买房子或者移民,都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面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客户,做了7年地产经纪的范晓天仍常常觉得中国客人难以理解。他们可以在前一秒狂热地直冲美国,在后一秒,又冷静到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

  2009年2月,中国首批赴美购房团从北京浩浩荡荡出发。这个40人的购房团抵达洛杉矶时,受到了各家媒体的关注和跟踪报道,让购房团团员受宠若惊。范晓天当时就预想到成交数量将为“0”,“在美国的买房过程非常复杂,前后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这个团队的总行程:11天。更不用说在这11天内大家还要飞越五大城市,在每个城市最多只能停留2天。”在此之后,来自中国的购房团络绎不绝。

  范晓天现在每天会收到几十封咨询购房的邮件,但她已经得到不少教训,现在对客户很挑剔。“如果他移民了,绿卡办了,或者资金已经到位了,那我才接。否则我就要考察你的诚意。”在范晓天过去的业务记录中,看房的中国人,最后真正购买的,还不到10%。多数人只是观望,范晓天带他们看了一圈之后,又不买了。

  这些中国买家除了将大把现金带到美国,还把一些“中国式”习惯也带过来了。在中国,每一个中介手中的房源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中国人也喜欢同时找好几个中介,让他们去“窝里斗”,相互制约。而在美国,所有中介手中的房源都是一样的。“信得过这个人的话,找他一个就够了。如果你找了两个以上的中介,没有人愿意为你认真做事的。”范晓天说。

  2010年10月,曾有一个声音很秀气的中国女孩,是UCLA的学生,打算买栋房子,但她的父母三天之后就要回国。范晓天看对方态度诚恳,特意改变了当天的看房计划,并根据对方的要求,约了很多卖房经纪人。第二天,范晓天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个女孩,使得她在卖房经纪面前十分难堪。几天之后,范晓天打通了女孩的电话,对方却说:“对不起,我不记得了。”

  现在李奋也算是房产经纪人了。在新西兰的几次成功投资之后,李奋和几个新西兰的朋友创建了一个叫“luuloo.com”的网站,专门为中国客户寻找合适的新西兰房产。对于“中国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李奋也深有体会。

  “一方面,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中介的钱都不是买家给的,而是卖家给的。那么在卖房子的时候,没什

  么操守的中介,就会把坏的说成好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到哪里都不相信人,人家的话都只听半句,他们喜欢不断地看,但是成交很少。这样的后果是中介更恶劣了,他下一次会"想尽办法"把房子迅速卖掉。”

  事情太好了,就不像真的

  “很多人都对海外买房跃跃欲试,但只有真正在美国生活过,才明白是什么滋味。”今年3月,David终于体会到了美国的治安问题。

  那天David出门上一趟超市,十几分钟后回家,他发现屋里一塌糊涂,有三个人正在打包东西,见他回来了,三人撒腿就跑。虽然没带走什么东西,但随后的麻烦事让David头痛不已。因为自己是第一目击证人,警察录口供就折腾了半天,而后还要清理现场,换门换窗换锁。

  此外,房子定期还要翻修和维护。美国很多房子是木质的,虽然环保、成本也低,但总会出现很多问题。买下房子后,还要购买名目繁多的保险。美中贸易发展协会副会长RobEmerick表示,像房屋结构保险,产权保险相对便宜,几百到几千美金,有效期在三到五年左右。而房主保险(Homeowner"sInsurance),这种复杂的险种,赔付的范围包括很多情况,比如主人自己在家吸烟把房子给烧了,或者客人来做客,在你家里受了伤,在中国人根本想不到的细微地方都需要买保险。

  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不同,业主每年所需缴纳的物业税为房子总价的0.5%-3%不等。如果出租,还要缴纳租金的5%-10%作为管理费。中国的富人一直在盼着房子升值,而很多美国人却巴不得房子降价,因为地产税会随着房价涨跌。

  陈煜云的一个朋友,为了让孩子能在好学区接受教育,十年前在纽约买下一幢60万美元的房子,后来一直涨到了120万美元。陈煜云以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逻辑,向他们道喜,没想到他们却苦笑说:“没什么好祝贺的,这几年地产税随着房价年年涨,本来一万美元的地税,现在涨到两万美元了。快住不起了。”“幸好”随后房价开始下跌,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房子要脱手,手续和税费都不少。以卖出一栋50万美元的独栋房子为例,通常由卖方支付的主要费用包括,房地产经纪公司费用、卖方的过户公证费、屋主产权保险费、县政府过户税、市政府过户税、一年的房屋保修费、白蚁检查费、屋契文件准备费、文件公证费、经纪公司的法律规范监督费等等,另外还需还清所有尚未支付的地产税、社区费等。以上费用合计约为34410美元,约为房价的7%。

  “卖房开支最大的一笔费用是请经纪人,占房价的6%,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很贵,”范晓天说,“唐人街很多人拥有房地产经纪人的执照,就是专门为了在买卖房子时,可以省掉经纪人的费用。”

  另外,无论你投资房产是赚了还是赔了,外国人卖房必须要向美国税务局缴纳所得税,由产权公司在过户时就扣除房价的10%。“所以如果你没有移民需要,单单到美国去做投资,我并不建议(买房)。”范晓天说。

  “很多东西看起来太好,就不会是真的,”David说,“什么时候你觉得美国不那么好了,那个时候,你再考虑去美国买房的事情吧。”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