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旅美华人的切身感受

  移民美国,亲身感受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很多人看来,和中国的快节奏相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更愿意在美国生活。下面出国留学网来说说一位旅美华人的切身感受。

  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自己更愿意在美国生活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在美国待着的中国人会觉得在美国生活轻松简单,不想回来了。事实胜于雄辩。下面这些事例,都是我在美国学习生活时的亲身经历。

  这些小事情让我产生了很多大思考,也让我时常会感慨,经常被感动。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

  在美国,如果两个人出去玩儿互相拍照,一定会有人主动走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合影。拍完还会问,觉得满不满意,如果不满意还要给你们重拍。你时不时就会被他们主动和热情的帮助深深感动。这些人不一定都是美国人,但在那种大环境下,人是挺容易被影响而改变的。很大的原因是由于美国较完善的信用体系。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家彼此信任。

  不过,大家如果让美国人帮忙拍照,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因为按照我们的审美习惯,他们拍出来的很多照片,我们会觉得拍的不好,取景不当。

  原因很简单,他们拍照很专一,如果是拍人,他们就会把人充满整个画面,根本看不到后面的景。你会觉得在自由女神前拍的和在自己家厨房拍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而如果想拍景,他们会专门拍景,你可能不会出现在照片里。

  我的美国朋友说,特别好看的景物,如果人出现在图中,可能会破坏了画面的美感。而拍人物的时候,人就一定要大,这样才能更真实准确地记录人生此时此刻的喜怒哀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这种主动提出帮助他人拍照的情况在中国很少见。

  在中国,两个人互相拍照,基本不会有人主动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合影。而且如果你去找旁边的人帮忙拍照,遭到拒绝的几率会比较高。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的防备戒备心理远远高于美国人。大家的心理可能是:会不会他的相机是坏的,所以故意让我帮着照相,然后说是我弄坏的。也有人是比较害羞内向,而且受到的教育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当然也有嫌麻烦的,想:我们又不认识,干嘛要替你拍照。同样,想找别人帮忙照相的,也是观察半天,看谁面相比较善,或者谁有可能答应帮忙拍照,或者谁不会拿过相机扭头就跑,才会上去询问。另一种情况就是,你好心主动提出帮别人合影,他们会一脸狐疑地看着你,然后说:哦,谢谢,不用了。

  我在哥大读书时,公寓楼下有个小超市,也可以复印。每次去复印,都是DIY,自己印完并数好张数。复印机离柜台还有一定的距离。拿到柜台,我报多少张,店员就按我报的数字收费,绝对不会再数一遍。那种被充分信任的感觉真好。而在国内的时候,曾经经历完全相反的情形。

  同样是小超市,我从进去就被里面的店员寸步不离地盯着。我从一排货架走向另一排时,店员也会出现在同一排的那一头。我再换到下一排,她又立刻跟进。我随即感觉场面变得很滑稽。

  当然,店员远观的情形算是好的。有一次在某城市的机场书店,无论我走到哪儿,里面的店员小姑娘永远跟在我左后方一肘的位置。我被跟的实在是纳闷儿,于是问她:小姑娘,你需要什么帮助吗?她说:哦,不用。然后她就把脸扭向一边。于是我继续往前走,谁知她立刻把脸扭回来,继续跟着我走。

  我当时还挺伤感,难道我长得就这么不值得她信赖吗。无奈,我赶紧买了需要的书,灰溜溜地离开了书店。走了之后,我在想,这是不是他们的销售策略啊。对于没有买书意向的人,店员一直这样跟着,他们会被弄得不好意思,索性走掉。想买书的人,像我这样的,被她跟的莫名其妙,也就赶紧买了自己需要的书离开。

  如果我的猜测是对的,那这种经营策略还真不人性化。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会觉得特别不被信任。

  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里,白纸就放在开放的区域,让大家拿去复印打印用。因为信任你会用多少拿多少。这种信任其实也是建立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基础之上的。

  有一次,在学校的机房打印,每个学生的帐户里都有可以免费打印的配额。结果有一次打印机坏了,我的配额无缘无故全消失了。我找到机房的工作人员,简单说明情况。他问我:损失了多少张?我说了数字,他就立刻从系统里加给了我,根本没有让我补钱。对我说的话完全信任。如果你是自己把配额用完了,去骗他说打印机卡纸了,所以配额消失了。他也会补给你。因为他首先相信你是诚实的。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一些学生写出国申请材料,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老师,我在简历里、个人陈述里说我获了这样的奖项,参加了那样的活动,需不需要我把奖状或证明发给美国的学校看呢?回答是:不用。白纸黑字出现在你的简历上、个人陈述上、推荐信上……这其中任何一样,国外学校看了之后他就认为是真的,不需要你额外去证明。一切本着对你充分信任的原则。

  但是他们的网站上总会有这么一句话,就是:我们保留审核你所提供材料中任何一项信息真实性的权利。如果到时你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我们有权收回录取你的决定。不过,成绩单是需要学校盖章,甚至封印、签名、公证的。大家可能不知道,以前申请美国的学校,成绩单根本不需要学校盖章或找机构公证的。也就是写在纸上,他们就信。

  但有人利用了美国学校给的这种信任,成绩单造了假,学校偶尔核查发现了这种情况。慢慢的,学校成绩要求盖章公证了。

  所以,大家申请时不要去造假。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过往的经历中,一定可以挖掘出闪光点。

  有一次我上自习,要进哥大商学院的图书馆查资料。由于我之前不知道这个图书馆不许带瓶装水进去,就拿着一瓶橙汁往里走。负责看门的同学叫住我说,不可以拿进去的。我以为就得扔了呢,没想到他们拿出一个质地造型都很好的类似水壶那样的杯子给了我,说:你可以把橙汁倒在这里面带进去,这种杯子比较安全,不容易洒。而且杯子最后还送给了我,因为他们准备了很多这样装水更安全的杯子给学生用,考虑非常周到和人性化。

  这里面也体现着信任。他们不查包,本着对你绝对的信任。愿意相信大家是会遵守规矩的。如果你非要把瓶子装在书包里偷偷带进去,也没人管。但我想这样做,你的心里应该不会坦然的。

  咱们中国的很多大厦或公司门口,在下雨天会为大家准备晴雨伞。只不过这些伞是用锁子锁住的,或者是需要凭证件换取的。之所以这样,当然就是怕大家拿了伞不还回来。但是美国的很多地方,伞就摆在那里,供大家下雨天取用,因为他们相信你会还回来。

  在美国,你会对路不拾遗这句话有更直观的感触。

  有一次,我和母亲去中国城买东西。回来路上,母亲发现她把公寓的钥匙给弄丢了。于是一路上,我们不停地东张西望,盯着地面看,看有没有掉落在某个地方。结果回到公寓门口都没找到。一进公寓,惊喜的发现钥匙已经被挂在失物招领的钉子上了。

  关于考试这点,美国人也特别讲究信用问题。你如果是因为其它原因考试没考好,或者觉得老师给的成绩不公平,都可以找他们去谈,看看可不可以重新评分。只有作弊这件事,一旦被学校抓住,基本都是不给学位证,开除学籍的处分。比如有同学先考完某个考试,知道了考题,他们是绝对不会告诉后面要考的同学的,哪怕是好朋友。

  在国内,中国人写的机考经验、面试经验的帖子在网上的数量,远远超出美国人写的。这可能也是观念的不同,中国人写这样的文章,有的人是出于好心,觉得我已经受了折磨,写出来让更多的同胞少走弯路。而美国人的观点是,这是关乎道德信用的大事!绝不能越雷池半步。

  在美国,租车去旅游是很方便的事情。还车的时候,你会再一次感受到美国信用体制的完善。

  有一次我和父亲一起去还车。早上十点多开过去的,他们还没上班。车库的人说,你们停在这里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证明给我们。我们走后,父亲担心的不得了,说万一之后被别人刮蹭了、碰了怎么办;或者他们干脆说我们没有还车等等,怎么办。

  我说,别担心!我对他们的信用体系还是充满信心的。下午打电话过去问,果然安然无恙,还车手续他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办好了。

  我有时会在学校的教学楼里看到一些大盒子,里面放着很多书,都是一些同学不要的,放在那里让其他同学各取所需。盒子上写着大大的FREE(免费)。你可以随便拿你想要的。但你会发现,大家真的是需要才会拿,不会贪便宜,觉得只要是免费的,能拿得全给它拿了。

  在公寓洗衣房里,会有摆满各类图书的书架,这是为了让大家等衣服时可以看书消磨时间。我看到一本很喜欢的书,想借回去看。于是去问我们的宿舍管理员,可不可以借阅。回复是当然可以,他根本不担心大家看完不还这种情况发生。

  说完上述种种,千万不要随意扣帽子,说我不爱国,居然提了那么多关于美国生活信用信任的例子。

  就是因为我是个彻头彻尾的爱国主义者,才会那么关注人家国家好的地方。希望我们可以谦虚的学习,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也变得更轻松美好!

  这个世界,开始是一些善良的人主动付出。后来,有人从别人的付出中得到了,于是出现了更多愿意主动付出的人。这样,社会就会慢慢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推荐阅读:

  一位美国母亲的择校之路

  美国税改新政 在美华人掀起离婚潮

  一位美国教授给大一新生的留学建议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一位旅美华人的切身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新西兰移民的真实生活怎么样

移民新西兰优势

瑞士移民真实生活介绍2021

瑞士移民生活

普通人移民加拿大的真实生活

加拿大移民真实生活

葡萄牙移民衣食住行真实生活体验

葡萄牙移民生活

移民澳洲后现状如何 澳洲移民有哪些方式

澳洲移民现状

移民新加坡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新加坡移民感受

马来西亚移民福利介绍 移民大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马来西亚移民

澳洲华人移民真实生活分享

澳洲移民

移民西班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西班牙移民

移居葡萄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葡萄牙移民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移民美国,亲身感受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很多人看来,和中国的快节奏相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更愿意在美国生活。下面出国留学网来说说一位旅美华人的切身感受。

  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自己更愿意在美国生活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在美国待着的中国人会觉得在美国生活轻松简单,不想回来了。事实胜于雄辩。下面这些事例,都是我在美国学习生活时的亲身经历。

  这些小事情让我产生了很多大思考,也让我时常会感慨,经常被感动。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

  在美国,如果两个人出去玩儿互相拍照,一定会有人主动走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合影。拍完还会问,觉得满不满意,如果不满意还要给你们重拍。你时不时就会被他们主动和热情的帮助深深感动。这些人不一定都是美国人,但在那种大环境下,人是挺容易被影响而改变的。很大的原因是由于美国较完善的信用体系。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家彼此信任。

  不过,大家如果让美国人帮忙拍照,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因为按照我们的审美习惯,他们拍出来的很多照片,我们会觉得拍的不好,取景不当。

  原因很简单,他们拍照很专一,如果是拍人,他们就会把人充满整个画面,根本看不到后面的景。你会觉得在自由女神前拍的和在自己家厨房拍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而如果想拍景,他们会专门拍景,你可能不会出现在照片里。

  我的美国朋友说,特别好看的景物,如果人出现在图中,可能会破坏了画面的美感。而拍人物的时候,人就一定要大,这样才能更真实准确地记录人生此时此刻的喜怒哀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这种主动提出帮助他人拍照的情况在中国很少见。

  在中国,两个人互相拍照,基本不会有人主动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合影。而且如果你去找旁边的人帮忙拍照,遭到拒绝的几率会比较高。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的防备戒备心理远远高于美国人。大家的心理可能是:会不会他的相机是坏的,所以故意让我帮着照相,然后说是我弄坏的。也有人是比较害羞内向,而且受到的教育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当然也有嫌麻烦的,想:我们又不认识,干嘛要替你拍照。同样,想找别人帮忙照相的,也是观察半天,看谁面相比较善,或者谁有可能答应帮忙拍照,或者谁不会拿过相机扭头就跑,才会上去询问。另一种情况就是,你好心主动提出帮别人合影,他们会一脸狐疑地看着你,然后说:哦,谢谢,不用了。

  我在哥大读书时,公寓楼下有个小超市,也可以复印。每次去复印,都是DIY,自己印完并数好张数。复印机离柜台还有一定的距离。拿到柜台,我报多少张,店员就按我报的数字收费,绝对不会再数一遍。那种被充分信任的感觉真好。而在国内的时候,曾经经历完全相反的情形。

  同样是小超市,我从进去就被里面的店员寸步不离地盯着。我从一排货架走向另一排时,店员也会出现在同一排的那一头。我再换到下一排,她又立刻跟进。我随即感觉场面变得很滑稽。

  当然,店员远观的情形算是好的。有一次在某城市的机场书店,无论我走到哪儿,里面的店员小姑娘永远跟在我左后方一肘的位置。我被跟的实在是纳闷儿,于是问她:小姑娘,你需要什么帮助吗?她说:哦,不用。然后她就把脸扭向一边。于是我继续往前走,谁知她立刻把脸扭回来,继续跟着我走。

  我当时还挺伤感,难道我长得就这么不值得她信赖吗。无奈,我赶紧买了需要的书,灰溜溜地离开了书店。走了之后,我在想,这是不是他们的销售策略啊。对于没有买书意向的人,店员一直这样跟着,他们会被弄得不好意思,索性走掉。想买书的人,像我这样的,被她跟的莫名其妙,也就赶紧买了自己需要的书离开。

  如果我的猜测是对的,那这种经营策略还真不人性化。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会觉得特别不被信任。

  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里,白纸就放在开放的区域,让大家拿去复印打印用。因为信任你会用多少拿多少。这种信任其实也是建立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基础之上的。

  有一次,在学校的机房打印,每个学生的帐户里都有可以免费打印的配额。结果有一次打印机坏了,我的配额无缘无故全消失了。我找到机房的工作人员,简单说明情况。他问我:损失了多少张?我说了数字,他就立刻从系统里加给了我,根本没有让我补钱。对我说的话完全信任。如果你是自己把配额用完了,去骗他说打印机卡纸了,所以配额消失了。他也会补给你。因为他首先相信你是诚实的。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一些学生写出国申请材料,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老师,我在简历里、个人陈述里说我获了这样的奖项,参加了那样的活动,需不需要我把奖状或证明发给美国的学校看呢?回答是:不用。白纸黑字出现在你的简历上、个人陈述上、推荐信上……这其中任何一样,国外学校看了之后他就认为是真的,不需要你额外去证明。一切本着对你充分信任的原则。

  但是他们的网站上总会有这么一句话,就是:我们保留审核你所提供材料中任何一项信息真实性的权利。如果到时你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我们有权收回录取你的决定。不过,成绩单是需要学校盖章,甚至封印、签名、公证的。大家可能不知道,以前申请美国的学校,成绩单根本不需要学校盖章或找机构公证的。也就是写在纸上,他们就信。

  但有人利用了美国学校给的这种信任,成绩单造了假,学校偶尔核查发现了这种情况。慢慢的,学校成绩要求盖章公证了。

  所以,大家申请时不要去造假。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过往的经历中,一定可以挖掘出闪光点。

  有一次我上自习,要进哥大商学院的图书馆查资料。由于我之前不知道这个图书馆不许带瓶装水进去,就拿着一瓶橙汁往里走。负责看门的同学叫住我说,不可以拿进去的。我以为就得扔了呢,没想到他们拿出一个质地造型都很好的类似水壶那样的杯子给了我,说:你可以把橙汁倒在这里面带进去,这种杯子比较安全,不容易洒。而且杯子最后还送给了我,因为他们准备了很多这样装水更安全的杯子给学生用,考虑非常周到和人性化。

  这里面也体现着信任。他们不查包,本着对你绝对的信任。愿意相信大家是会遵守规矩的。如果你非要把瓶子装在书包里偷偷带进去,也没人管。但我想这样做,你的心里应该不会坦然的。

  咱们中国的很多大厦或公司门口,在下雨天会为大家准备晴雨伞。只不过这些伞是用锁子锁住的,或者是需要凭证件换取的。之所以这样,当然就是怕大家拿了伞不还回来。但是美国的很多地方,伞就摆在那里,供大家下雨天取用,因为他们相信你会还回来。

  在美国,你会对路不拾遗这句话有更直观的感触。

  有一次,我和母亲去中国城买东西。回来路上,母亲发现她把公寓的钥匙给弄丢了。于是一路上,我们不停地东张西望,盯着地面看,看有没有掉落在某个地方。结果回到公寓门口都没找到。一进公寓,惊喜的发现钥匙已经被挂在失物招领的钉子上了。

  关于考试这点,美国人也特别讲究信用问题。你如果是因为其它原因考试没考好,或者觉得老师给的成绩不公平,都可以找他们去谈,看看可不可以重新评分。只有作弊这件事,一旦被学校抓住,基本都是不给学位证,开除学籍的处分。比如有同学先考完某个考试,知道了考题,他们是绝对不会告诉后面要考的同学的,哪怕是好朋友。

  在国内,中国人写的机考经验、面试经验的帖子在网上的数量,远远超出美国人写的。这可能也是观念的不同,中国人写这样的文章,有的人是出于好心,觉得我已经受了折磨,写出来让更多的同胞少走弯路。而美国人的观点是,这是关乎道德信用的大事!绝不能越雷池半步。

  在美国,租车去旅游是很方便的事情。还车的时候,你会再一次感受到美国信用体制的完善。

  有一次我和父亲一起去还车。早上十点多开过去的,他们还没上班。车库的人说,你们停在这里就可以了,也没有什么证明给我们。我们走后,父亲担心的不得了,说万一之后被别人刮蹭了、碰了怎么办;或者他们干脆说我们没有还车等等,怎么办。

  我说,别担心!我对他们的信用体系还是充满信心的。下午打电话过去问,果然安然无恙,还车手续他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办好了。

  我有时会在学校的教学楼里看到一些大盒子,里面放着很多书,都是一些同学不要的,放在那里让其他同学各取所需。盒子上写着大大的FREE(免费)。你可以随便拿你想要的。但你会发现,大家真的是需要才会拿,不会贪便宜,觉得只要是免费的,能拿得全给它拿了。

  在公寓洗衣房里,会有摆满各类图书的书架,这是为了让大家等衣服时可以看书消磨时间。我看到一本很喜欢的书,想借回去看。于是去问我们的宿舍管理员,可不可以借阅。回复是当然可以,他根本不担心大家看完不还这种情况发生。

  说完上述种种,千万不要随意扣帽子,说我不爱国,居然提了那么多关于美国生活信用信任的例子。

  就是因为我是个彻头彻尾的爱国主义者,才会那么关注人家国家好的地方。希望我们可以谦虚的学习,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也变得更轻松美好!

  这个世界,开始是一些善良的人主动付出。后来,有人从别人的付出中得到了,于是出现了更多愿意主动付出的人。这样,社会就会慢慢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推荐阅读:

  一位美国母亲的择校之路

  美国税改新政 在美华人掀起离婚潮

  一位美国教授给大一新生的留学建议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