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纠结的心

2013-01-18 17:03:07 美国

  【小编按】

  2013年受欢迎的移民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项目投资:以债权或优先股的方式,投资于一个具体的经营项目,但并不参与管理。

  第二,金融投资:通过规范的金融资本市场,购买移民法规允许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等。

  第三,房产投资:购买具有永久产权的居住性房产,既可获得移民身份,又可坐享房产升值回报。

 

  美国移民纠结的心

  最近这些年,我常回国。

  每一次回国,总会在心头悄悄地涌上些许奇怪的念头,这些意念随着回国次数的增多愈渐高涨,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疑惑:如今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究竟有多么富裕?而在海外的华人究竟又是几多寒酸?

  显而易见,与美国近几年持续性经济低迷的状况相比,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使曾经落后的中国,一跃成为一颗耀眼的巨星,星光炫目而灿烂!世界各国,不管乐不乐意、承不承认,都不得不关注这个东方巨人苏醒后的地位和举动;而我们——‘中国人’概念里的一个小小构成元素:海外华人,又从其中能获得或感受到了什么 ?

  这个问题,我每次回国都在心里悄悄地问自己,问过N次,不知能在这里上网的海外华人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这次回国,虽在几处走了走,但大部分时间滞留在上海,我对上海并不熟悉,只把心里生出几个小纠结们分享一下,所述全是自己的一面偏颇之词,若有不周,欢迎砸砖。

  上海是中国的国际大都市,与别的中国城市相比,它除过霓虹灯,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摩天高楼,一栋紧挨着一栋,遮天蔽日;人,人,到处都是人,熙攘拥挤的人穿梭在车流和楼群之间……

  我从地域空旷、‘鸟不生蛋’的美国归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唿吸的紧迫和不轻松、以及心理上的拥挤、压抑,仰头望上去,几十层高的住宅楼群的显得愈发伟岸、一个挨着一个密不透风,感到它们随时都会把我压倒、淹没,地上的人愈发渺小如草,挤挤拥拥地像蚂蚁一般,四处流动、忙碌着……

  当然,上海自有其独特的地方:中国人多,外国人也多。

  另外,贵。

  所有东西的价格出奇的贵。

  1.出租车费

  不可能总是靠朋友接送,我刚到上海初期的几天,出入仰靠出租车代步,几天下来,荷包瘪瘪,招架不住了。

  每次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司机倒是四平八稳地开,但我的内心就不淡定了,龟缩在心里那阴暗的心电图曲线啊……起伏得那叫个剧烈、尖锐!

  只要出租车在红路灯前停一停、上下班或午饭时间高峰期在交通要道堵一堵、师傅开错路再多绕一那么一圈……我就忍不住偷眼看前排,不是看人,是看前排的计价器!

  计价器上的数字蹭蹭地往上跳,一跳、二跳、三跳、再跳……明明预估的是5、60块钱内的路程,就那么跳过60、70、80、90、100、110……我立马感到心虚、气虚、荷包虚,胸闷的一股浊气直冲脑门,恨不得跳下车,效仿红军二万五……心脏由不得我控制地剧烈地跳!狂跳!想跳出胸口透透气……终于到达目的站,我递上两张百元钞票,接过一把十块、五块不等的小票,落荒而逃,抚着一惊一乍起伏不息的胸口,借用国内流行话,不甚重负地长叹一声:我那可怜的小心脏啊!

  从国外回来的土华人咋地就这么没出息呢!

  我还有回程呢!

  几次经历一惊一乍的情绪跌宕后,为了我的荷包不再瘪瘪,为了我那可怜的小心脏不再受到骤然的惊吓,我,不敢再频繁坐出租车,而是变成了上海地铁的常客,从来不识路的我,手拿地图,领上公主,把各大要站四个方向的地铁进出口,摸了个门儿清。

  环境造人,也塑人。

  2.荷包

  在美国,短则几个星期,长则个把月,只要驾照、几张常用的信用卡和保险卡在,我几乎不会真正翻开钱包查什么,钱包夹层里面的那几张1、5、10、20块的零钱好像一直就躺在里面,很久也派不上用场。当然,习惯刷信用卡是一回事,但钱包若有100块现金,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低就花得—光而净———我的意思是,我虽是小户人家长大的孩子,生活习惯不奢侈,但也不会苛刻自己,应该不存在刻意节省的嫌疑。

  在上海那些天,我每每出门前,必要做一件事:检查钱包。

  我查看的唯一要素是确认荷包里有几张百元RMB,7-8张是必须的,有那么一小沓在身,心才会安稳,算是打肿脸充胖子,预防我的小心脏不再被惊吓。

  我家亲戚说:现在手里的那张一百块,就像一张擦屁股纸,随便上哪儿擦一下就没了……

  去年,在北京,一个出租车司机豪气地说:现在有钱人满大街儿都是,您就是手上拿个十万现钞在路上数,人都不待正眼瞧您一眼…

  3.物价

  上海有好几个类似于美国Mall的购物中心,但建筑的规模更大、装潢更奢华,国际各大品牌店似乎都有,仰头望上去,从一楼到六楼金灿灿银闪闪,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为一体,我和公主进了几家店(精品店?专卖店?店名记不得了),翻开几件衣服和包的价码牌:4000、5000、8000……一路往上不封顶,我们互相对望一下,绝尘而去,永不踏入!

  无非就是在美国商店常见的衣物,但这样的高价格没见过。

  公主很懂事,说:妈咪,咱回美国买吧。

  购买日常食品的去处是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英国的TESCO、美国的沃尔玛等,服务一般,谈不上热情周到,只能说,但还好吧!一句话,中国式的服务。物价不能说太贵,但也不便宜,巴掌小的一块三文鱼价格是70-90RMB,也有便宜的东东,但不敢买,不知里面是否含非法添加物。

  另有一家店叫City Shop,散布在城市的各处,是一家专营进口食品的超市,凡在国外超市里能看到的商品(主要是食品),基本在这家店都可以找到,奶酪、Salami、花生酱、果酱、红酒等……全是国外原装,看到有姚明牌的红酒,价格是1000RMB左右,还有新鲜烘烤的全麦、杂粮面包,店里设有各种品尝盘,上面摆着切好的各种食品供顾客取拿,旁边有牙签、餐巾伺候,购物环境舒适,温馨,但价格不菲,本以为这样的店顾客不会太多,但我,一个美国回来的乡下土人,太错了!

  顾客摩肩擦踵,只有……不到10%是白人吧,90%的是中国本土人。

  在这里徜徉的中国顾客,人人看似娴静稳重,知书达理,他们,还有她们,个个屏息静气,嘴里念念有词,娴熟顺畅地阅读着上面标注的各种外文说明,英文、德文、日文……看着他们气定神闲的购物气度,我一方面惭愧自己的小家子气,一方面在心中琢磨:他们是上海精英层的白领、金领?还是海外网站上常常议论的‘海归派’?

  我家公主再次发话:妈咪,咱回美国再买吧。

  她想吃一种冰淇淋球,一小盒单只装的价格是5、60元,不记得是什么牌子,只知道在美国随便一个超市常常看见。

  4.称谓的迷惑

  公共场合,以前称唿女性一律为“小姐”,自“小姐”二字跟性工作者直接挂钩后,现在称女性为“美女”,男性是“帅哥”,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顾客嘴里‘美女、美女’的唿声此起彼伏,刚开始我很较真,凡在我眼里不是真正的“美”女,便心存障碍似的,一律叫不出口,倒是我家公主识时务:“What’s wrong with that? Be cool, Mom。”

  OK, 我要酷!

  在几天的心理纠结和挣扎后,剔除了心理障碍,我见女人,张嘴叫“美女”,见男人,咱叫他“帅哥”,谁知,回到家乡,跟亲戚在商场熘达,有个‘美女’,为了推销,凑近亲戚,张嘴招唿:“美女啊,你看……”,

  亲戚抬眼一瞪,一脸正气,斥责道:“别叫我‘美女’,叫我阿姨!”

  她立马换成一副尊敬的嘴脸。

  可怜我煳涂了!除了刚刚被叫‘美女’所滋生的膨胀感荡然无存外,心理又被扭曲了一回。

  问题是:我怎么办?

  从今以后,见了女人到底是叫不叫‘美女’?叫不叫呢?叫不叫呢?叫不叫呢?

  还有,被叫‘美女’后,我到底是应不应?应不应?应不应呢?

  5.交通

  中国还是中国。

  相比别的城市,上海就是上海,国际大城市,好一点吧——只能这样说。

  也就是说,红绿灯已经不完全是路边的摆设品,在大的十字路口、交通要道上,它叫红绿灯,但是在中等或偏僻的街道,你若是把红绿灯仍当红绿灯用,傻吧,你!旁人火眼金睛立马识别:你不是乡巴佬、就是国外回来的土冒。

  车永远优于行人,而行人永远忽视司机,照旧一副漠视车流、视死如归、撞死不需要偿命的态度。

  我家公主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却很少看到路上有车祸、事故,美国人那么遵守规则,可是事故不断,天天听到救护车、警车长鸣不衰……

  呃?……有道理!是中国司机的车技高超?还是……因为是中国啊?

  5.交通

  中国还是中国。

  相比别的城市,上海就是上海,国际大城市,好一点吧——只能这样说。

  也就是说,红绿灯已经不完全是路边的摆设品,在大的十字路口、交通要道上,它叫红绿灯,但是在中等或偏僻的街道,你若是把红绿灯仍当红绿灯用,傻吧,你!旁人火眼金睛立马识别:你不是乡巴佬、就是国外回来的土冒。

  车永远优于行人,而行人永远忽视司机,照旧一副漠视车流、视死如归、撞死不需要偿命的态度。

  我家公主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却很少看到路上有车祸、事故,美国人那么遵守规则,可是事故不断,天天听到救护车、警车长鸣不衰……

  呃?……有道理!是中国司机的车技高超?还是……因为是中国啊?

  6.空箱子

  以前回国,箱子里角角落落都塞满了盘算好送人的小礼品,贵的买不起,便宜的还可以拾掇出一堆;再返回时,箱子里鼓鼓囊囊地挤满了国外不易买到的土特产。

  近几年,出入国门时,除过换洗衣物和几瓶深海鱼油外,箱子咕咕咚咚的空荡。

  回去时,亲人说:国内什么都买得到,不用带了。

  再回来时,土特产基本在国外的华人超市都能买到,其它的,已经买不起了!

  都说,现在来国外旅游的国人富得流油!名牌这个、名牌那个,在他们眼里,似乎美国满地货物的价格低廉到像不要钱的垃圾,任你用脚勾。我曾收到过广告邮件,是国内大旅行社、网站打出的广告:圣诞、新年往返美国、欧洲机票优惠,让你轻易到美国、欧洲扫货…

  一个‘扫’字,可见人们购物的情怀有多高涨,荷包之内容有多丰厚!购物的气势有多么豪迈!

  国人们确实有钱,很有钱,但,换句话疑惑一下:是不是国内的物价高的离谱?

  那么,如今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究竟有多么富裕?而在海外的华人究竟又是几多寒酸?

  这次回国,我感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咱还是回美国买吧。

  照这么说,美国物正价廉,是购物天堂。美国的乡亲们,咱们有福了?

  NO!30年的房贷款?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退休?……

  面对今天的中国富人,不管贪来,还是赚来,我们,海外华人是不是多少有点失落?抑或,酸葡萄心理?

  也许?

  或者……你说呢?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美国移民纠结的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移民爱尔兰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爱尔兰移民

移民西班牙需要什么条件及花费

移民西班牙费用

移民瑞士需要什么条件大概多少钱

移民瑞士费用

加拿大留学移民攻略 留学移民加拿大条件

加拿大留学移民要求

移民新西兰需要什么条件多少钱

新西兰移民要求

美国移民流程 移民美国有哪些途径

美国移民申办流程

美国移民热门城市介绍

美国移民

美国移民政策的新变动 移民美国有哪些途径

美国移民

2020年6月美国移民排期更新

美国移民

2019年8月美国移民排期表

美国移民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小编按】

  2013年受欢迎的移民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项目投资:以债权或优先股的方式,投资于一个具体的经营项目,但并不参与管理。

  第二,金融投资:通过规范的金融资本市场,购买移民法规允许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等。

  第三,房产投资:购买具有永久产权的居住性房产,既可获得移民身份,又可坐享房产升值回报。

 

  美国移民纠结的心

  最近这些年,我常回国。

  每一次回国,总会在心头悄悄地涌上些许奇怪的念头,这些意念随着回国次数的增多愈渐高涨,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疑惑:如今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究竟有多么富裕?而在海外的华人究竟又是几多寒酸?

  显而易见,与美国近几年持续性经济低迷的状况相比,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使曾经落后的中国,一跃成为一颗耀眼的巨星,星光炫目而灿烂!世界各国,不管乐不乐意、承不承认,都不得不关注这个东方巨人苏醒后的地位和举动;而我们——‘中国人’概念里的一个小小构成元素:海外华人,又从其中能获得或感受到了什么 ?

  这个问题,我每次回国都在心里悄悄地问自己,问过N次,不知能在这里上网的海外华人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这次回国,虽在几处走了走,但大部分时间滞留在上海,我对上海并不熟悉,只把心里生出几个小纠结们分享一下,所述全是自己的一面偏颇之词,若有不周,欢迎砸砖。

  上海是中国的国际大都市,与别的中国城市相比,它除过霓虹灯,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摩天高楼,一栋紧挨着一栋,遮天蔽日;人,人,到处都是人,熙攘拥挤的人穿梭在车流和楼群之间……

  我从地域空旷、‘鸟不生蛋’的美国归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唿吸的紧迫和不轻松、以及心理上的拥挤、压抑,仰头望上去,几十层高的住宅楼群的显得愈发伟岸、一个挨着一个密不透风,感到它们随时都会把我压倒、淹没,地上的人愈发渺小如草,挤挤拥拥地像蚂蚁一般,四处流动、忙碌着……

  当然,上海自有其独特的地方:中国人多,外国人也多。

  另外,贵。

  所有东西的价格出奇的贵。

  1.出租车费

  不可能总是靠朋友接送,我刚到上海初期的几天,出入仰靠出租车代步,几天下来,荷包瘪瘪,招架不住了。

  每次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司机倒是四平八稳地开,但我的内心就不淡定了,龟缩在心里那阴暗的心电图曲线啊……起伏得那叫个剧烈、尖锐!

  只要出租车在红路灯前停一停、上下班或午饭时间高峰期在交通要道堵一堵、师傅开错路再多绕一那么一圈……我就忍不住偷眼看前排,不是看人,是看前排的计价器!

  计价器上的数字蹭蹭地往上跳,一跳、二跳、三跳、再跳……明明预估的是5、60块钱内的路程,就那么跳过60、70、80、90、100、110……我立马感到心虚、气虚、荷包虚,胸闷的一股浊气直冲脑门,恨不得跳下车,效仿红军二万五……心脏由不得我控制地剧烈地跳!狂跳!想跳出胸口透透气……终于到达目的站,我递上两张百元钞票,接过一把十块、五块不等的小票,落荒而逃,抚着一惊一乍起伏不息的胸口,借用国内流行话,不甚重负地长叹一声:我那可怜的小心脏啊!

  从国外回来的土华人咋地就这么没出息呢!

  我还有回程呢!

  几次经历一惊一乍的情绪跌宕后,为了我的荷包不再瘪瘪,为了我那可怜的小心脏不再受到骤然的惊吓,我,不敢再频繁坐出租车,而是变成了上海地铁的常客,从来不识路的我,手拿地图,领上公主,把各大要站四个方向的地铁进出口,摸了个门儿清。

  环境造人,也塑人。

  2.荷包

  在美国,短则几个星期,长则个把月,只要驾照、几张常用的信用卡和保险卡在,我几乎不会真正翻开钱包查什么,钱包夹层里面的那几张1、5、10、20块的零钱好像一直就躺在里面,很久也派不上用场。当然,习惯刷信用卡是一回事,但钱包若有100块现金,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低就花得—光而净———我的意思是,我虽是小户人家长大的孩子,生活习惯不奢侈,但也不会苛刻自己,应该不存在刻意节省的嫌疑。

  在上海那些天,我每每出门前,必要做一件事:检查钱包。

  我查看的唯一要素是确认荷包里有几张百元RMB,7-8张是必须的,有那么一小沓在身,心才会安稳,算是打肿脸充胖子,预防我的小心脏不再被惊吓。

  我家亲戚说:现在手里的那张一百块,就像一张擦屁股纸,随便上哪儿擦一下就没了……

  去年,在北京,一个出租车司机豪气地说:现在有钱人满大街儿都是,您就是手上拿个十万现钞在路上数,人都不待正眼瞧您一眼…

  3.物价

  上海有好几个类似于美国Mall的购物中心,但建筑的规模更大、装潢更奢华,国际各大品牌店似乎都有,仰头望上去,从一楼到六楼金灿灿银闪闪,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为一体,我和公主进了几家店(精品店?专卖店?店名记不得了),翻开几件衣服和包的价码牌:4000、5000、8000……一路往上不封顶,我们互相对望一下,绝尘而去,永不踏入!

  无非就是在美国商店常见的衣物,但这样的高价格没见过。

  公主很懂事,说:妈咪,咱回美国买吧。

  购买日常食品的去处是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英国的TESCO、美国的沃尔玛等,服务一般,谈不上热情周到,只能说,但还好吧!一句话,中国式的服务。物价不能说太贵,但也不便宜,巴掌小的一块三文鱼价格是70-90RMB,也有便宜的东东,但不敢买,不知里面是否含非法添加物。

  另有一家店叫City Shop,散布在城市的各处,是一家专营进口食品的超市,凡在国外超市里能看到的商品(主要是食品),基本在这家店都可以找到,奶酪、Salami、花生酱、果酱、红酒等……全是国外原装,看到有姚明牌的红酒,价格是1000RMB左右,还有新鲜烘烤的全麦、杂粮面包,店里设有各种品尝盘,上面摆着切好的各种食品供顾客取拿,旁边有牙签、餐巾伺候,购物环境舒适,温馨,但价格不菲,本以为这样的店顾客不会太多,但我,一个美国回来的乡下土人,太错了!

  顾客摩肩擦踵,只有……不到10%是白人吧,90%的是中国本土人。

  在这里徜徉的中国顾客,人人看似娴静稳重,知书达理,他们,还有她们,个个屏息静气,嘴里念念有词,娴熟顺畅地阅读着上面标注的各种外文说明,英文、德文、日文……看着他们气定神闲的购物气度,我一方面惭愧自己的小家子气,一方面在心中琢磨:他们是上海精英层的白领、金领?还是海外网站上常常议论的‘海归派’?

  我家公主再次发话:妈咪,咱回美国再买吧。

  她想吃一种冰淇淋球,一小盒单只装的价格是5、60元,不记得是什么牌子,只知道在美国随便一个超市常常看见。

  4.称谓的迷惑

  公共场合,以前称唿女性一律为“小姐”,自“小姐”二字跟性工作者直接挂钩后,现在称女性为“美女”,男性是“帅哥”,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顾客嘴里‘美女、美女’的唿声此起彼伏,刚开始我很较真,凡在我眼里不是真正的“美”女,便心存障碍似的,一律叫不出口,倒是我家公主识时务:“What’s wrong with that? Be cool, Mom。”

  OK, 我要酷!

  在几天的心理纠结和挣扎后,剔除了心理障碍,我见女人,张嘴叫“美女”,见男人,咱叫他“帅哥”,谁知,回到家乡,跟亲戚在商场熘达,有个‘美女’,为了推销,凑近亲戚,张嘴招唿:“美女啊,你看……”,

  亲戚抬眼一瞪,一脸正气,斥责道:“别叫我‘美女’,叫我阿姨!”

  她立马换成一副尊敬的嘴脸。

  可怜我煳涂了!除了刚刚被叫‘美女’所滋生的膨胀感荡然无存外,心理又被扭曲了一回。

  问题是:我怎么办?

  从今以后,见了女人到底是叫不叫‘美女’?叫不叫呢?叫不叫呢?叫不叫呢?

  还有,被叫‘美女’后,我到底是应不应?应不应?应不应呢?

  5.交通

  中国还是中国。

  相比别的城市,上海就是上海,国际大城市,好一点吧——只能这样说。

  也就是说,红绿灯已经不完全是路边的摆设品,在大的十字路口、交通要道上,它叫红绿灯,但是在中等或偏僻的街道,你若是把红绿灯仍当红绿灯用,傻吧,你!旁人火眼金睛立马识别:你不是乡巴佬、就是国外回来的土冒。

  车永远优于行人,而行人永远忽视司机,照旧一副漠视车流、视死如归、撞死不需要偿命的态度。

  我家公主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却很少看到路上有车祸、事故,美国人那么遵守规则,可是事故不断,天天听到救护车、警车长鸣不衰……

  呃?……有道理!是中国司机的车技高超?还是……因为是中国啊?

  5.交通

  中国还是中国。

  相比别的城市,上海就是上海,国际大城市,好一点吧——只能这样说。

  也就是说,红绿灯已经不完全是路边的摆设品,在大的十字路口、交通要道上,它叫红绿灯,但是在中等或偏僻的街道,你若是把红绿灯仍当红绿灯用,傻吧,你!旁人火眼金睛立马识别:你不是乡巴佬、就是国外回来的土冒。

  车永远优于行人,而行人永远忽视司机,照旧一副漠视车流、视死如归、撞死不需要偿命的态度。

  我家公主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却很少看到路上有车祸、事故,美国人那么遵守规则,可是事故不断,天天听到救护车、警车长鸣不衰……

  呃?……有道理!是中国司机的车技高超?还是……因为是中国啊?

  6.空箱子

  以前回国,箱子里角角落落都塞满了盘算好送人的小礼品,贵的买不起,便宜的还可以拾掇出一堆;再返回时,箱子里鼓鼓囊囊地挤满了国外不易买到的土特产。

  近几年,出入国门时,除过换洗衣物和几瓶深海鱼油外,箱子咕咕咚咚的空荡。

  回去时,亲人说:国内什么都买得到,不用带了。

  再回来时,土特产基本在国外的华人超市都能买到,其它的,已经买不起了!

  都说,现在来国外旅游的国人富得流油!名牌这个、名牌那个,在他们眼里,似乎美国满地货物的价格低廉到像不要钱的垃圾,任你用脚勾。我曾收到过广告邮件,是国内大旅行社、网站打出的广告:圣诞、新年往返美国、欧洲机票优惠,让你轻易到美国、欧洲扫货…

  一个‘扫’字,可见人们购物的情怀有多高涨,荷包之内容有多丰厚!购物的气势有多么豪迈!

  国人们确实有钱,很有钱,但,换句话疑惑一下:是不是国内的物价高的离谱?

  那么,如今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究竟有多么富裕?而在海外的华人究竟又是几多寒酸?

  这次回国,我感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咱还是回美国买吧。

  照这么说,美国物正价廉,是购物天堂。美国的乡亲们,咱们有福了?

  NO!30年的房贷款?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退休?……

  面对今天的中国富人,不管贪来,还是赚来,我们,海外华人是不是多少有点失落?抑或,酸葡萄心理?

  也许?

  或者……你说呢?
 

一键复制全文